【建筑电影院】王家卫九龙城寨的日与夜-本文入选影迷大声说
也斯的香港是白流苏的蚊香加上洗衣舖的一缕缕蒸气;刘以鬯的香港是淳于白心中积着灰尘的玻璃,现实像胶水般粘在记忆中;王家卫的香港是苏丽珍的高领旗袍与小汤锅,每晚与周慕云擦肩而过的九龙城寨。虽然城市的空间一直在消失中,所幸我们可以从王家卫的电影里缅怀六O年代的老香港。无论是《花样年华》穿着绣花拖鞋的张曼玉、《阿飞正传》住在超低天花阁楼的赌徒张国荣,还是《重庆森林》王菲搭乘中环至半山的户外电梯…,他的电影有一种冻结时空的魔力。
在王家卫「后现代」拼贴美学下,都市空间往往是种心理的空间。《花样年华》里,斑驳的外墙霓虹的灯影寂寞的窗户窄仄的廊道,见证着岁月的苍凉与恋情的遗憾。苏丽珍与周慕云,从擦肩而过、互相试探、合写武侠小说到相对无语,两人的交手都在兜兜转转的暗巷楼梯中进行,对倒他们暧昧幽微的心知肚明。在这座难以定义的城市,彷彿什么都是借来的,人的情感也是飘忽不定的,徘徊在母国回归与殖民过渡之间坐困愁城。只有九龙城寨,这个抽离现实环境的空间,是这座城市迷宫最华丽的性感带。
怀旧的王家卫看到了。所以《花样年华》尾声的字幕是这么写的:
「那个时代已过去,属于那个时代的一切都不存在了。」于是王家卫赶在1993年城寨拆迁之前,用《阿飞正传》、《花样年华》留住了时代记忆,把那些「看得到,抓不着」的朦胧氛围,用影像和音乐堆叠出记忆的巴别塔。
这座宛如黑暗之城,自体繁殖并不断向外增生的九龙城寨,是一座中、英、港政府三不管地带的超级大违建,独立于喧嚣扰嚷的城心之外,居民自给自足形成一个自治区,日与夜都在城寨生活与工作,对寨外事不闻不问,城寨犹如他们的桃花源。尽管生活空间狭隘、非法扩建严重、龙蛇杂处治安恶化,居民总能自力救济、想方设法杀出一条生路。城寨内有各式小工厂、4百多间商店,居民自行开发水井、接管输送。据估算,拆除之前约有3万多居民,以总面积0.026平方公里推算,每平方公里有1千2百万人,几乎是当时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相当不可思议。
你瞧这些照片,凋败、秽亵、迷乱,一个个如羊肠迷宫、经时间累积的垢,宛如盘根错节的地下水道,这里是六O年代香港的缩影,住着1945年后逃离中国内战相继湧来的大批难民。《花样年华》里那些窄仄的空间,来自大江南北、各色人物比邻而居的情景,正是出生于上海的王家卫,五岁时随父母移居香港租屋的生活经验。
消失的九龙城寨是后现代狂派变形金刚,解构出《阿飞正传》和《花样年华》跨界、逃离、追寻却又封闭的多样性格。城市空间才是王家卫电影的真正主角,人物角色是情慾的载体,作为建构电影的叙事符号。城市消失了,记忆胶捲会保存下来,那段属于它们的流金岁月,在艺术家们的追寻中,如今又以另一种型态与我们相会。
*原文刊载于《Wehouse建筑生活志》
*照片翻拍自《黑暗之城》一书,中华书局出版
转载请注明源自 每日美剧 www.meirimei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