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伦敦:他们要我们把回收丢入一般垃圾

影山潮 发布于 2020-06-08

家里英国人去倒了垃圾回来,一脸不可置信地分享刚刚拎了两大包垃圾到社区专属的垃圾集中区,正巧遇上清洁公司的工作人员们正在整理,就要他直接将回收垃圾丢进一般垃圾的子车中。过程中他不断强调那是回收垃圾,对方却表示因为他的整包回收垃圾是装在垃圾袋中就是一般垃圾,并强硬指使他将其丢进一般垃圾子车中。

身为一个有资源回收强迫症的台湾人、从小接受完善的资源回收训练,我当然没办法接受这样莫名其妙的理由。如果当时倒垃圾的是我,可能会直接拆开垃圾袋将里头的回收物直接往他身上倒吧。

这件事让我气了一整天,先不论他一句毫无道理的话就抹煞了我们好好做垃圾分类、每一件回收物都清理干净又压平整理好才丢弃的心血,垃圾与污染已经是全球性的严重问题,政府与民间一方面呼吁大家做好回收分类,一方面却又是如此对待回收垃圾。如果打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把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分开处理,是不是干脆也别将垃圾子车分成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两种了?

就像我第一次到英国时那样。

第一次跟着游学团到英国,遇到最大的问题不是语言不是文化差异竟是不知道该怎么丢垃圾。分类分习惯了的台湾人我们,在外面要将手里可回收垃圾如宝特瓶丢进街边将所有垃圾一视同仁的垃圾桶里还真有些良心不安,仿佛这一丢就成了环境杀手。这样的问题回到室内也没有解决,连同我与另外三位同个游学团的女生,在位于南伦敦的寄宿家里吃完第一餐饭后,讨论许久仍不知该怎么丢垃圾。厨馀该往哪里丢?空的塑胶优格盒该往哪里丢?卫生纸该往哪里丢?我们找遍这个结合厨房与餐厅的空间只看到一个及腰高的金属垃圾桶,最后不得已下硬着头皮前去询问寄宿家庭妈妈,带着连丢垃圾这点小事都必须麻烦别人的羞愧,听闻我们的问题后她也很惊讶,就是丢垃圾啊,把所有垃圾通通往垃圾桶丢就行了,并不困难。

我依旧清楚记得当时我们受到的冲击,认知里的欧洲国家应该是要走在环保的最前线,日常生活中每一件事都该以环保做优先考量;他们会有全世界最优秀的垃圾分类系统,每个国民都乐于遵守规则以期为保护环境尽一份力。

但根本不是这样,这里不做垃圾分类,甚至对很多人而言,光是把垃圾丢进垃圾桶都有困难。

分类回收惯了,每次将可回收垃圾丢入一般垃圾都会伴随浓烈的罪感。这种罪感在我的第一次伦敦行里没少过,所以时隔一年半当我搬到约克时发现那里的垃圾需要分类时,大大松了一口气。

约克的寄宿家庭妈妈教我垃圾分不可回收、可回收与花园垃圾三类,可回收垃圾种类与我们认知里的差不多,只是不包含金属类,所以喝完饮料后的铁铝罐都是一般垃圾。据她的说法,回收金属类要另外付钱,价格又昂贵,所以干脆直接丢弃省事。

虽然不尽完美,却也比当初在伦敦时的什么都没有好上许多,我能做到的就是非到不得已不使用铁铝罐制品,以此抚慰自己的良心。

可惜这一点安慰待我搬到伦敦后又消失了。入住新家的第一天仲介告知收垃圾时间,我问道回收垃圾呢,只见他一脸像是看到外星人似对着我:「我们不做垃圾回收。」

日子起初并不容易,每回要将可回收垃圾与一般垃圾丢在同一个垃圾桶里时,各种媒体上关于垃圾污染与污染造成对地球伤害的图像就会一同出现在脑海中。一方面我强迫自己入境随俗,既然到了一个不做回收的地方就也只能配合,一方面却不禁悲观的想着在欧洲那么大片土地上那么多人都不愿意做回收,台湾那么小小地方那么一点人那么努力有用吗?

这样的拉扯所幸并没有持续太久,有天回家后发现门口被放了好几捲回收专用垃圾袋,才将我从无限的罪感中拯救出来。

整个大伦敦地区分为好几个不同的自治市,不同自治市由各自区议会管理,各有不同规则。终于我所居住的自治市也要开始推行垃圾回收,专用垃圾袋上把分类规则写得很清楚,也会定期发送免费专用垃圾袋,这样的推行方式我觉得很棒。

终于我的垃圾生活又回到正轨,将可回收垃圾清理过、压平再丢进专用垃圾袋,从每周左邻右舍拿出门外的垃圾来看,虽然时常还是可以在一般垃圾袋里发现明显就是资源回收垃圾,但毕竟这只是一开始,大家现在都愿意使用专用垃圾袋装回收垃圾、大家正学着一点一点改变自己以往的行为模式,这样就很棒了。

后来我搬到另一个自治市,是一片新建成的社区,有自己的专用垃圾集中区,方形格局里两种不同颜色的垃圾子车分别排在两侧墙上,区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

我明白多数英国人仍不熟悉怎么将垃圾分类,所以每次倒垃圾时总能在一般垃圾子车中发现大量可回收垃圾,像是纸箱、像是空牛奶瓶,我会先将白眼翻上好几圈后如果拿的到就鸡婆的将它们移到正确区域里。

在家里,我开始从头教起家里英国人该怎么做垃圾分类,什么是可分类什么是不可分类、丢入垃圾桶前该怎么清理、怎么压平才不会占空间等,一段时间下来他学得很好,有时甚至做的比我还好,这让我非常自豪,并期望当越来越多人愿意做回收,这个世界也会越来越好。

直到这天,垃圾集中区的工作人员只因我们将回收垃圾装在垃圾袋中就不允许我们将回收垃圾丢进正确的子车中,像是往我们这段期间以来的努力狠狠打了一巴掌。

刚搬到这一区时,有一次我到附近另一个区与一位即将回台湾的学生面交出清文具,途中经过路旁一台民间公司的垃圾回收车,车身上大大写着感谢大家的努力让前一年资源回收总量达100辆伦敦巴士重,期许大家再接再厉让来年可以突破200辆伦敦巴士重。

这段勉励词很让我感动,资源回收在英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不只多数公共场合与餐厅内没有设置回收垃圾桶,人民对资源回收的态度也有待加强。比如说麦当劳,英国的麦当劳是起初少数推行垃圾分类的餐厅之一,我已经不只一次遇见清洁工作人员在我将托盘中的垃圾一个一个投入正确位置后满脸感激的对我道谢,同样也是麦当劳,与英籍友人们前往用餐后站在垃圾桶前分类却被高声制止,他们说根本没有人做那些事、我的行为很丢脸。

什么是丢脸?是明明可以顺手让世界更好但不愿意做才是丢脸。

上个月看了Netflix由英国制作的知识节目《历史小胶囊》,其中一集提到塑胶,里头大力讚扬了做好资源回收是保护环境的好方法。一个由英国制作的节目肯定资源回收,比照人民对于回收的态度,实在是讽刺至极。

台湾当初也不是立刻就做到全民认可并做好回收,能不能做好回收这其中也牵扯到很多复杂的问题,但最基本的,让人民可以了解到回收的好处与重要性对于推行资源回收一定有帮助。只可惜依着英国人的卫生习惯我不敢抱太大希望,只期待可以越来越多人接受如此观念,逐渐能从自己开始善待地球。

转载请注明源自 每日美剧 www.meirimei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