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理论为人生《醉好的时光》

保温冰 发布于 2022-01-04

本文发表于2021年3月新视听杂志

    《醉好的时光》描述面临中年危机的高中老师马德,面对工作或家庭都欲振乏力。偶然几个哥儿们聚会品酒,聊及一个理论:人类体内本来就需要适度酒精以补充元气。

    误打误撞的微醺计画,立即让这群大叔迎向重生,摆脱压抑、沉闷,但这出熟男历险记,终究迈向失控局面⋯⋯

    熟男中年危机电影,打从上个世纪70年代就有约翰卡萨维兹推出大丈夫,这款固定群聚互舔伤口、自我挖苦的中产阶级浮世绘,半世纪来,不论80年代的《餐馆》、90年代的《城市乡巴佬》、近年的醉后大丈夫,各类片型百花齐放,耐人味是,这类Men"s talk演进的幅度始终很小,门槛显为基于市场考量,无可避免将男人聚会纳入心灵启蒙导向,配上大牌阵容,特定剧情弧线成了保本法门。

    编导相准了丹麦人嗜酒如命的天性,这一次醉好的时光,从坎城影展以来便罗致广大目光,最大原因当然是疫情之年居家氛围转烈,导引人们正视内心的空虚与崩坏。

    醉好的时光可能是自找新方向以来把酒讲得最透彻动人的一部,他不像前者针对特定品种展开一趟公路之旅,然而「所谓心灵旅程」仍然不掩存在感,它们悉数排列在这几位熟男的诸多作息动线之中。于是我们看到几位面临中年危机的男教师们,上班时偷偷摸摸进行饮酒勾当,沿着教育理念与心灵解放的边陲,进行「冲突即释放」的冒险。

    如何去排列这种表情刻度?本片手持摄影与剪接的共舞默契,异常精彩有味。醉好的时光最大的难度在于「可想而知」的必然与必要,四位喝醉的大男孩,须循着物极必反的世界格律,进行反省与救赎,重新找回生命真谛。

这看起来八股吗?但你想,一部注定受光面积不小的中产阶级自省之作,假如形式、内涵不到位,极可能被判出局,票房回收岌岌可危。

编导如何把持每一个表情与转折的刻度,形成了这部「可想而知」之作最不该可想而知的环节,也是它须奋力迎战的高标。摆在这个平凡如你我的家庭、职场衬景,亦无疑是强大高标。也的确不负期待,整个微醺进程,我们看到了编导与摄影、剪接各技术部门,卯足全力,也适度松放气力,以达致内外共鸣的飘浮感,当镜头不可思议地逼近、分解与这些大男孩脸上的酒精值,电影魔法已然发酵。

    难能可贵是,人物塑造并不因此流于顾此失彼,就马德之妻这一条支线来说,便处理得极其细腻、立体,尤其一场夫妻摊牌戏,马德的叫嚣声固然才是主球,然剪接趁乱瞄准妻子,短短几秒,带领观众深入一位家庭主妇的内心风景。

    另一段优异的支线——汤米于教评会中失态现身,马德将其扶起后,场景立刻转入汤米卧室,观众对汤米受何惩处,一概不知,只见夜间晕黄灯光亮起,马德对面宿醉乍醒的汤米,哥儿俩脸上浮现相彷的迷惘。

    这串刻意对观众隐瞒时序、因果的一长段戏,终止于汤米表示自己会在状态更好之后去电学校。刹时,方才恍然他们已混混噩噩一段时日的我们,竟也茫了,这段「先果再因」的剪接魔法,幽微地呈现出人物时间轴如何「因酒而乱」的共振,并活生生命定了汤米这个角色走向悲剧收场的必然。

    电影以教职员为主角,丝毫没有松绑「议论教育」这一块的野心,这群老男孩的人生醒觉依然能够准确无误地对应到下一代身上,甚至最后期末考很「政治不正确」的以几口酒,帮助一位历经情伤的少年,通过考试,登时,观众也醉了,为人师表岂能鼓励孩子喝酒呢?难道他们没有学到教训吗?反过来想,教训是什么?谁又够格定义真理?难道这些老男孩从酒精里面得到的舒缓、解脱、领悟,都不算数吗?

    饮酒过量、失控、犯了错,一趟酒精旅程,有得有失,这是最真实的人生况味,即便人生胜利组也毫不例外。这种内在醒觉,绝对是撼动体制的本源,半途被误用,被滥用,难掩四位大男孩一心冀盼人生渐入佳境的初衷。

    简单不过的故事,编导在各种讯息符码的转换与辨证上面煞费苦心,贯穿全片的黑底白字字幕,从一开始的实验论述,骤然终止后,还魂为马德前妻传来简讯,化冷为暖,化理论为人生,自此,编导的各种创变、领会,已臻境化。

    不得不称讚,众多演员的表现,曾以《谎言的烙印》勇夺坎城影帝,并活耀至今的迈兹米克森,在本片展露精微的酒精层次,多亏多个厉害的特写,电影的精神,得以体现、昇华,演技直追《找新方向》将葡萄酒讲到超凡入圣的薇吉妮雅曼德森。直至片末,他酣畅起舞,纵身朝海里一跳,这个定格收尾,相当程度比《萝莉破坏王》要来得高明。电影补捉校园学生的各式脸谱,亦不流于刻板、浮泛。

    一部讲「酒」的电影,在「人」这一块,犀利掌握到那把互为表里、相映成趣的美学之钥。无怪乎,《醉好的时光》目前已被视为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舍我其谁的强棒,它将光到影、硬到软的渐变,交融于醉到醒的历程,炙烫过后,存留无限温柔。

转载请注明源自 每日美剧 www.meirimei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