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玛尼诺夫《第三号钢琴协奏曲》:音乐猜想与思考(Rachmaninoff Piano Concerto No. 3 Theme Analytics)
拉赫玛尼诺夫第三号钢琴协奏曲,作品30,写于1909年夏天,9月23日完成,是为了在美国旅行演奏,由于时间紧凑,他在去美国的船上以无声键盘练习,同年11月28日在纽约首演,由他自己弹奏钢琴,Damrosch指挥纽约爱乐,1910年1月16日由当时在美国的马勒,指挥同乐团演奏第二次。
而排练时,乐团团员对此曲也意见颇多,但马勒说:”大家请安静,这是首杰作”(真是英雄惜英雄)。拉赫玛尼诺夫因此很感谢马勒,将他与大指挥家尼基许并称。后来拉赫也常演出删减的版本,大概是因为技术太难也很长,愿意放在演出曲目的钢琴家不多。但名钢琴家霍洛维兹不这么认为,他称这首协奏曲为「我的曲子」,并在世人面前展现其高超技术,他与拉赫曾经一起弹奏这首曲子的双钢琴版,也完成了世界的首次录音。
到后来,演奏这首曲子的钢琴家越来越多,到现在已是世界最受欢迎的钢琴协奏曲之一了,我在台湾现场就听了七次,每次都惊讶于其难度与复杂,情感之炽热,和那无边无际的浪漫情怀...也不禁思考着一个问题:这曲子最重要的,似乎是刚开始的那个主题,但这旋律是从哪来的呢?...
历来有不少猜测,有人说来自俄罗斯民歌,有人说来自东正教圣歌,拉赫本人都加以否认,只说是自然形成,自然发展。直到我听到捷克作曲家德弗札克1879年的「小提琴协奏曲」后,似乎找到了答案...
初听时,我就发现这两首曲子很像了。请听德弗札克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K段的音乐(以下影片25:13),Špaček演奏:
这是很典型的d小调旋律,从d开始,到f音(隐含小三度音程),通过导音升C,又回d音。拍子方面是2/4拍,也就是每小节有二拍,独奏小提琴拉出了旋律,节奏带有切分音(有改变重音效果)的特色:
而搭配的法国号却是以三连音为一拍,一小节有两拍,也就是两组三连音,与小提琴的2/4拍子形成不对称的组合,也是此曲有趣之处。
再听拉赫第三号的第一乐章(见以上影片,名钢琴家volodos演奏),这是4/4拍子(每小节四拍),也是d小调,有个简短前奏,因为第一拍休止,每小节等于是有两组三连音,也一样是从d开始到f音的小三度音程:
第一主题由钢琴弹出(0:07),一样是从d开始,到f音(注意又是小三度音程),通过导音升g,又回d音,而大提琴声部,可听到很明显的切分音,并带有短-长节奏,也与德弗札克句尾部分类似。
这至少可证明两者的相关性,至于拉赫本人有没听过德弗札克这首曲子,我并不清楚,如果有史料佐证就好了。当然我的意思并非是拉赫抄袭德弗札克,因为两者还是有不同之处(如德弗札克的旋律是强起拍,拉赫是弱起拍),也有可能是借用,也可能两者同样出自某首斯拉夫民谣(但不太可能是东正教圣歌,德弗札克是虔诚天主教徒),这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找寻与验证。
这主题在拉赫第三号中非常重要,但如前述的是个弱起拍旋律,给人比较纤弱的感觉,而前奏的和絃也不太和谐,带有不是在d小调主和弦中的e音,此音会跟主音d挤压,而低音管与此旋律(d-e)隔了三度被重复(f-g),看起来很正常,但本就不在此和弦内的e音,又有了g音来助阵~而这两个音,都不是在主和弦内的….这就造成了一片朦胧的效果,好像早晨的迷雾。但我们知道,这终会被辉煌,如旭日东昇的音乐所解决。
主旋律第二段还是弱起拍开始,还把e音降了半音成降e音(0:26),听来更弱,此主旋律最后仍借由导音升c,回到d音,前奏的两组三连音也一直伴随到此,好像一种限制,随后钢琴就将之突破,将刚刚的阴郁,被限制所造成的烦忧,一股脑的倾洩出来(0:54):
拍子也转为2/4拍,这钢琴弹奏的主要是主调的分解和弦(d-f-a),并带有前奏的e音,但充满了各式往上往下的组合,如同乘风破浪一样,这已经预示了此首曲子将会很"长" ...
法国号又吹出第一主题,与钢琴搭在一起,在不断前进的动势中,渐渐转到了A大调(2:08)…这其实不难,因为A音是d的属音...可听到A音渐渐佔据了主要地位,即使经过了炫烂的音阶后,句尾也常常是它(2:32)~有趣的是,前面说的德弗札克的那个旋律,是在小提琴协奏曲快要结束之前,最后该曲就以A大调结束,又透露出隐含的相关性,特别在这里也是乐章的转折点,因为,要从德弗札克小提琴协奏曲结束处,开始飞升了(2:55)!
这次才是真正的突破限制,而不仅仅是发洩,这飞升(注意这旋律,在第三乐章将有大用)是经由第一主题的调式音阶,自由转到了F大调,在此犹如早期巴洛克或文艺复兴的音乐作法,拉赫受这些音乐的影响很深,又以连续小三度模进的往下(3:05),这在全曲很重要,也是浪漫美感的来源...又自由的转到下属调降B大调(3:19),开始了一种短-长音符的节奏,没觉得很耳熟吗?这正是本乐章前奏,与第一主题伴奏部分常用节奏,然后渐渐孵出第二主题(3:55):
这主题句尾一样带有短-长节奏,拉赫将这个优美朴素的五声音阶风格旋律,配合琶音及多声部技巧,开展的如梦似幻,伴奏也充满装饰,这首曲子之长大困难也可见端倪,而连续小三度模进的往下也是特色(4:17)…发展部开始又可听到一大堆的三连音(6:09),再借由降B大调的第三级音D,降B往下半音解决到A,就这样奇妙又顺利的转回d小调(6:26),第一主题又出现,开始挣扎,以到达高潮(8:07)~很奇妙,是来自于前奏那第一拍休止的三连音,在快速时,造成的几乎是一种喘不过气的效果,这也是整个乐章高潮之所在。
到再现部之前,有个钢琴的装饰奏(10:02),不断的弹出前面常出现的三度音程,只是这次多是模进往上,经由"急板",将这些旋律弄的片片段段,并导引到D大调(12:06),这将是整首协奏曲的结尾调性,这里先预告了,第一主题再现,却变得暧昧(12:33),好像只是经过性质了,再来就是降E大调的第二主题(13:15),这与奏鸣曲式有点违背,就是没在第二主题时回主调,伴奏的部分有没让人想起他的第二号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开头那些浪漫的琶音呢?...
然后用的是半音下降,无声无息的返回d小调,我们还是要回来这里的,前奏与第一主题几乎原样出现(14:54),但在怪异的音乐后,又出现了第二主题的节奏(15:59),又要去第二主题了吗?但没有,就突然的结束了。
限于篇幅,我就不多讨论第二与第三乐章了,只大概提示一下。第二乐章也是有个管弦乐的前奏(16:24),一样有第一乐章常出现的连续小三度模进往下:
在弦乐大跳往上时(17:02),一度以为是A大调~这正是在第一乐章的转折处,这里似乎也要转折,但一下就又被混淆,产生了更多的小三度音程…但A大调不放弃(18:20),拼了!
可是突然减七和弦出现(18:41),钢琴进场了~我们就这样被打到深渊般的升f小调…所幸很快就有降D大调的优美旋律来安慰(18:59)…不过这旋律偶尔会转去小调的,尤其是后来这段(22:07),会发展成极尽浪漫的旋律,回到降D大调后(23:47),却展开一段不可思议的旅程~要从此调转到A大调,钢琴就只好弹出一些古怪音阶了…开头旋律又回来(25:24),虽又短暂到升f小调,最后仍能维持A大调,钢琴在管弦乐都结束后开始独走(26:52),但结果却是第三级音升C解决到D,这进行如前所述,与第一乐章的第一主题是类似的,就这样回到了第一乐章的d小调,无间断接到第三乐章。
1910年拉赫曼尼诺夫校对第三号钢琴协奏曲
刚开始就是第一主题(27:10),钢琴的声音如同点灭的火花,加上华丽的断音(27:41)与滑音(27:43),让这小调的音乐很有幽默感,更令人吃惊的转到不相干的C大调(28:31),足证其跨幅之大与形式之自由,仍可听到向下的三度模进~但不都是小三度,常被刻意改成大三度,接下来这旋律才是真正的第二主题(29:04),也有上升的特性,让人想起第一乐章的飞升,并做为此乐章呈示部的小结尾(30:00)。
第一主题的变奏开始了发展部(30:22),需要注意的是这段的低音部分(33:04)~让人想起第一乐章的第一主题,随后出现的降E大调旋律(33:31),为第二主题的变体(也含有第一乐章飞升旋律与第二主题的特性),第一乐章与本乐章就这样结合起来。随后第一主题的音形又回来(35:43),再现部开始,第二主题转到F大调(37:40),又将其第五级音降B音突破来到B音(38:53),为转到D大调创造有利条件,在尾声中,第二主题以此调大放异彩(39:18),配合前面的连续小三度模进往下,反而让往上的感情更火热,将此乐章与第一,二乐章巧妙结合,让音阶上升至最高处,然后倾洩而下,精彩的结束了全曲。
还有一件有趣的事,协奏曲开头小提琴的音形如前所述是d-f-e,结束却是倒转的e-f-d,形成漂亮对称结构,也是精妙之所在:
这首曲子虽然长大复杂,但很有统一感,即使最狂想最自由的段落,都在一个严谨的架构下实现,听众不但不会错乱,反而很容易理解,沉浸在其无尽旋律之海中,再加上至高的钢琴技艺,一首永恒的经典就此诞生。
文/夏尔克
转载请注明源自 每日美剧 www.meirimei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