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第二十九号钢琴奏鸣曲《汉马克拉维》/拆解与欣赏(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 29 Op. 106 analysis)

夏尔克 发布于 2023-04-30


这首第二十九号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规模最大的,共有四个乐章,演奏时间大概要四十分钟以上,被称为钢琴的交响曲,1817年写作,1819年完成,献呈给好友与支持者鲁道夫大公,出版时标记为"Große Sonate für das Hammerklavier"(给钢琴的大奏鸣曲),自此后就常被称为"汉马克拉维"(Hammerklavier),这是德语"钢琴"的意思,但因为蕴含有"琴槌"之意,也有人称作"槌子奏鸣曲"。

这首难度高幅度广的超级钜作在当时被判定为不可能演奏,贝多芬并不认同,他说:五十年后,就一定有人能演奏!这不仅是技术的问题,也是因为当时乐器的限制,但不出三十年,李斯特就已经将之排进演奏曲目中大放异采了...


以下是钢琴家Igor Levit的著名演奏版本。我记得初听此曲第一乐章时,被降B大调
号角似的音型(第一主题)给震撼到,据说贝多芬在其草稿,曾经将之作为庆祝好友鲁道夫大公生日的四声部合唱"万岁,万岁,鲁道夫!"



这主题音域广阔,刚开始就横跨五个八度,预告其如大江大海般的壮阔。先是八度往上,主要旋律是上行三度(复合音程)-句尾下行三度,由2/2拍的弱拍开始,为短-长-短-短-长-长节奏,是转位和弦,两个乐句高音与低音差的都是四度,结束的也突然。贝多芬还在这里写下了节拍速度(二分音符=138),是他所有奏鸣曲仅有的例子,历来都有人质疑速度太快,无法演奏。

接下来的音乐声部开始分离,也变得抒情,高音是上行的,带有听来生硬&弱起的四度音程,对应第一主题的四度,算是一种松软延续,结尾的小三度(0:10)也对应了第一主题的结尾(也是小三度),低音却是有些半音往下,这种情况到后来更严重...高低音的差距,几乎可以当成是一种鸿沟,但也扩展了音域,显得十分宽广。

第一主题又出现,加入了左右手交错的节奏(0:21),刚刚方向不同的左右手,又一前一后聚首在了一起,在翻江倒海后倾洩而下,轻易的把第五级音F升了半音(0:43),就转到D大调去了...

又是八度向上(0:47),当左右手方向开始不同时,进行调整,右手高音继续编织梦想,用的主要是三度上升+下降(仍是来自第一主题),给人逆转往下之感,左手与其音域虽然差很多,但也是类似音型,到达G大调高点后,左手自然弹出一堆三度音的第二主题(1:11),右手像是认同一般的回应,并在高音闪烁表演,低音却出现一个怪怪的四度旋律(1:30),是四个音,这旋律其实是整个乐章的基本动机或称四音动机(也是第一主题的某种简化),后来常模进出现,或是变一下音程,决定转往D大调后(1:47),才把局面打开,视野再度宽广,颤音宣示主音D(1:58),第一主题号角再度响起要结束呈示部(2:04),四音动机谐谑的往下(2:08),又疑问般地往上到了降B音(2:12),此主音回归了,D大调等于被愚弄了,谁叫他要抢主调的位置呢?

呈示部又反复一次了,可是最后到的不是降B,而是B音(4:33),所以这个反复是不能省略的,因为结果不一样~第二主题的G大调站稳了,发展部由四度上升开始(5:06),为第一主题变体,主要是赋格,但节奏一样,历经不断转调,乐章开头的短-长节奏+八度音程被强调,第一主题又出现在低音(6:24),好像赋格又要开始,却遭到中断,再现部又由主调开始(6:37),与呈示部布局相似又有不同,号角的第一主题到奇怪的b小调(7:30),这比主调降b升一个半音的音就像流浪儿..天啊

短-长节奏+八度音程的因素又出现(7:44),借由躁动的半音上升(第三级音d变成降e)回到原调降B大调,第二主题也在此调(8:10),也有四音动机(8:28),以及一堆八度音群(9:08),结尾前主音降B的颤音似乎预示了最后乐章(9:25),短-长节奏+大跳音程出现(9:41),第一主题再起,竟然把音程扩展到六个八度而结束。

我一直觉得这个乐章有种生硬感,也有种奇特感,可能是因为常用弱起拍子&交错节奏,和有些僵硬的四度,高低音也常差距过大,算是某种大师的练达风格,可以海阔天空也可以像猫咪玩毛线球,并非传统所谓的优雅流畅,但也绝不会感到无聊,只是追那个四音基本动机,就很有趣了。

第二乐章诙谐曲刚开始也是短-长节奏(10:14),用的主要旋律也是上行三度-句尾下行三度,这都是第一乐章的要素,每句也是四个音,符合四音动机,还都是弱起拍,甚至是弱结束拍,切分音&突然而短暂的休止符,让此乐章听来像一个幻影,而且在此长大的奏鸣曲中,这乐章短的不像话,更加不常…

但刚开始的和声进行是传统的,甚至是四部合唱那样的,后来改变了和声才有些奇怪…将主音降B升半音,造成变化的减和弦效果,顺道转到第二级和弦,再转到属和弦…最后又回主音(10:38),结束此段。

中段像是关系调降b小调主和弦开始的(10:54),一样是先上行三度-句尾下行三度,也出现了第一乐章的四度上升,八度双音,与高低音落差大的情形,但注意的是导音的a音并没有还原,而是延续原来的降a音,让这段音乐没有导音,像是所谓的调式音乐,带有说不上来的古风。

这旋律不断重复,也变成片段(速度是急板11:24),变成交错节奏,又是僵硬的四度下降(11:35),以及大幅度的扬升,降B大调属调F大调九和弦的摇摆,让幻影好像飘浮起来…实在是有趣的奇思异想,这和弦与降B大调主和弦有某种亲近,就这样回来了乐章刚开头(11:44),再来急板也是八度上升(12:37),与第一乐章刚开始一样,最后以上行三度-句尾下行三度结束,其进行与和声,不免让人想到第一乐章的第二主题…以第三级音D与其和弦结束的方式,也是一种调式风格,像暗示什么似的…

第三乐章是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不,可能是他所有作品中最长的慢板乐章,只有第九号交响曲的第三乐章可比拟,这首奏鸣曲会这么长与这乐章有直接关系,特色是有长长的序奏,与三个抒情的旋律交替,经过一段破格后,最后到达昇华的境地,与后来布鲁克纳与马勒的慢板乐章颇有相似点。

这6/8拍子的乐章刚开始的序奏也有三度上行(12:46)+三度下行音阶(12:51),与前两乐章一样,这两个三度上行音是后来才追加的,所用的是升f小调,好像有点怪怪的?但从上个乐章最后的D音过来就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到这个乐章的属音A乃理所当然,至于升f小调~正是A大调的关系调。

升f音的导音f(再谱上以升e显示)造成属七和弦,努力上扬(12:55),每个音的声部也多,造成重量感,好像负重前进般,掉下来,又更努力的前行,却决定暂时放下重负(升e降了两次半音到D音),像是看到了一丝光明。

升f小调就这样解决到G大调(13:55),这是第一旋律,也是个神奇的时刻,这是第一乐章第二主题的调性,曾擦身而过,现在重新建立,原来那是我们的希望。

当这希望更高调时(14:40),采用了这首奏鸣曲爱用的八度重叠,音域更加扩展。第二旋律琶音似的跳跃其实来自序奏,也有负重前行之感,又回到了升f小调,但其短-长节奏(15:20),也让人想起第一乐章的开头,这旋律随后像是义大利歌剧咏叹调花腔一样的繁复开展,让人怀疑这是巴哈吗?还是萧邦?

颤音的部分用了属七和弦(15:38),没错~就是序奏开始的那一个,以此为附属和弦,桥接转到别的调性去~就是不可思议的f小调,这几乎是萧邦的手法了吧?那种三度的下行呼应了前面两乐章与序奏,更别提密集半音的进行,都是后来萧邦爱用的,后来的四度连续上升推进也呼应了第一乐章(16:00)。

但升f小调早已撑不住,关系大调A大调的七和弦漂浮在空中(16:37),准备解决到下属调D大调,注意低音部分那小三度连续下行还在~不过一颗石头算是暂时落了地,第三旋律开始,就相当于第一旋律的某种变奏,对应于第二旋律序奏的变奏,看似幻想性高实则工整严谨,节奏的改变让这低音部分更具动感(17:06),又是一个由紧张到放下舒缓的状态。

但g小调仍会来问候一下(17:29),必须温柔的拒绝…再越趋热烈的高点~第一乐章的四音基本动机竟然又出现了,还是其反向形式(17:41)!此动机终于将乐曲暂时安静下来(17:48),想倚靠一下,竟然就软弱的崩塌了(17:57)天啊...就像摸黑想再上来一样(主音D升了半音),小心探索B大调的边界(18:19),四音动机又在低吟…还是转回了D大调,第一旋律变奏出另一形式(19:00),相当于所谓的发展部,有各种调性的展示,四音动机的各种变形也是重要的,然后是第二旋律的发展(20:14),这大概是贝多芬所有作品中最不着边际的,又听到了那神秘的属七和弦(20:14, 还是升e,但这次已是九和弦,更加沉重),就这样开始被牵引,从D大调到属调A大调,也顺理成章到了关系调升f小调,序奏又开始了,但已幻想的太过而听不出来了(20:17)…

不过和声结构并没改变,高音为四个一组的音暗示四音动机的重要性,低音则以序奏旋律为主,贝多芬以最高的变奏技巧写出了这段音乐,直到升e降了两次半音到d,好像放松一样,成了G大调的第五音,并以此为最低音的转位和弦,回到G大调,第一旋律又开始了(21:14),然后又是第二旋律(22:37),却一反之前的小调,直接回到属调G大调,这样的布局让人耳目一新,负重-安慰的轮回有望被打破了…

第三旋律更意外的由升F大调开始,这半音多到吓死人的调性,也是后来萧邦与史克里亚宾爱用的,这样的调性让之前安慰的方式多少被破坏,但不就是要破坏负重-安慰的轮回吗?...守口如瓶

四音动机再出来安定局势(25:02),但要像上次那样又回到沉重的序奏吗?不!好像听到贝多芬坚定的说,他宁愿再返回第三旋律一次,还宣示用了”正确的调”G大调,并重复强调G大调的导音升F,结果搞得一团乱,还弄巧成拙…

因为此音不就是序奏升f小调的主音吗?结果无奈又回到序奏(27:14),第一旋律又开始(27:38),这样不是又要一直轮回下去吗?…贝多芬最后把升f小调昇华到升F大调,就这样停止,好像在等待下一个指示。

依照惯例,最后乐章一定要回到第一乐章的降B大调,因为这是主调,这里也不例外。而上个乐章最后的升F大调,要转到降B大调其实不难,因为降B的异名同音升A,刚好是升F大调重要的第三级音,但贝多芬不以此法,反而将升F音降一个半音从F音开始(29:52),从昏沉中甦醒,这也好~因为F音是降B音的属调,怎么看都不会很困难的…

但贝多芬还是不作此想,他要用奇思异想来解决这问题。结果又造成了一个缓慢的导奏,具有某种类似第九号交响曲终乐章的宣叙调风格,刚开始就强调八度上升,让人想起了第一乐章,四度的旋律也是(30:19)。由慢转快,小三度上行+小三度下行又让人想到第二乐章,又转慢后,成了A音的八度上升(31:35),这又是第三乐章升f小调关系调A大调(所以调号一样),也有下行音阶(31:42),更让人想起这乐章,所以其实是回想前三个乐章,只是没有第九号终乐章那么明显,但手法更高明,也有了预示的作用。

颤音鸣响着(31:50),还是以四音为一组(想到四音动机)&四度往上(32:07),好久不见的交错节奏也跟着回来,好了~在前三个乐章都回顾完后,本乐章的第一主题自己要上场了~由4/4拍子转到3/4拍子,以颤音解决到主音降B(32:40),犹如一槌定音,大势底定,下降后又以四度音上升(32:40)的模式,不用说是脱胎自第一乐章的四音动机,在快速奔驰的十六分音符中,其内声部动势是先上后下,然后是高音的属调答题(32:52),对题也主要是下降音阶(32:57),符合主题十六分音符后段的动势。

主题第三次出现就回到降B大调(33:05),对题的下降音型出现在高音,变得有些诡异,出现低音上升的四音动机后,降D音听来怪异,并导引曲子到够怪异的降A大调(33:42),这还不够~还要导引到更怪的升G大调,但这是上个乐章结尾升F大调的同音异名。

第二个赋格主题开始,称第二主题也可以,将刚刚的下降音型转为上升(34:08),以做为对称,但跟第一乐章第二主题也有遥远的暗示,这两段赋格演奏起来相当不易,除了快速音群要弹的清清楚楚外,各声部也要清晰如镜,需要一心多用&一手多用才行。

不过第一主题很快就插进来了(34:18),并把高音下降对题又恢复,又听到第一乐章那种高低音鸿沟落差大的情形(34:32),等到玩的差不多时,第二主题才真的开始(35:06),其标志的上升音阶为弱起拍子,也带有弱-强节奏,还是一首赋格,上升音阶会时时从弱起拍冒出来作怪…直到第一主题又返回才安静一下,但真的只有一下~第一主题又开始反向(36:08),但原样也会出来(36:34),再来反向(36:48),到高潮时高音点出了四个在弱拍的音(37:10),也是四度大跳~不用怀疑,这就是一直潜伏的四音动机啊 大笑

随后的兴奋飞舞,活蹦乱跳,让我不禁怀疑~这是普罗高菲夫,还是史克里亚宾之类的现代音乐吗?这是四音动机获得胜利彰显其价值后的得意忘形,但曲子还没结束啦~稍安勿躁!

在敲喊似的A大调和弦结束后,用休止符无言的解决到下属调D大调,开始了一个安静的赋格段落(37:42),主题是用前面那个对题变形而成,其实在他的弦乐四重奏op133大赋格也有这样的段落,两首曲子都是可号称”永远的现代音乐”。第一主题又理所当然的接上,正向与反向就此结合在一起(38:44),好像两头方向相反的龙,充满活力四处乱窜,但又能首尾接在一起,贝多芬展现了他高超的多声部对位技法,后来干脆让乐思湍飞,脱离重力束缚,在天际攀登跳跃,最后以强力的颤音,及两声笃定的和絃,闹中取静般的结束。

这首钢琴奏鸣曲写作的时候,贝多芬正因为俗事缠身,创作减少,也刚好在中期要转变为晚期风格的分界点上,曲中常用多声部赋格,颤音的手法均让人想到巴洛克时代,第二乐章还有更久远以前的调式风格,第三乐章又预示了未来萧邦,布鲁克纳,马勒等人的音乐,我认为这是首很走极端的作品,奏鸣曲式&
开门见山的第一乐章,却接上如幻影般不稳,短小的第二乐章,再接上一个贝多芬最长,最沉思的慢板乐章,最后是生龙活虎,巨大赋格的第四乐章,不只是对比强烈而已,也是穷尽钢琴音乐所有可能性,永远等待后人的挑战。

文/夏尔克

转载请注明源自 每日美剧 www.meirimei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