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电影】我只是个计程车司机。
幕后黑手 发布于 2017-08-08

人要懂得忍耐。
台湾与韩国的命运及遭遇在历史发展上有很多相似,二战让强国势力伸入亚洲,区域动荡至韩战结束后,韩国虽有民主强权美国的扶持(或说狭持),民主化的历程进展得并不顺利;国家弱势时,强人总统可以稳定动荡不安的政局,尤其在风雨飘摇之际,但也会成为国家蜕变的阻碍。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十二日,时为陆军少将的全斗焕将军以掌握军权之姿发动「双十二政变」成功夺取政权,成为遇刺身亡的强人总统朴正熙(因闺密案下台的南韩前总统朴槿惠之父)之后的另一个强人总统,他夺权的过程充满争议,同时引发社会剧烈动荡,首尔大学生发起的抗议声浪四起;一九八零年五月,南部大城光州市爆发大规模的示威抗议,全斗焕政府轻轻提起、重重放下,以骚乱为名,竟派军队直接前往光州镇压,造成震撼世人的「光州事件」。

「我只是个计程车司机」(택시운전사)背景为看似即将迈向民主化的一九八零年五月、「光州事件」前夕,金司机是一位住在首尔的单亲父亲,同时是个人计程车驾驶,那个时代的韩国经济还未爆发,人民的生活处于不上不下的境地,政治动荡虽然让国家前途充满山雨欲来的气息,却不能放弃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
即便只是个计程车司机,仍要乐观期待明天,对吧?

要是这个明天得先背负沉重的房租与日常开销,还有女儿成长的烦恼与独自在家的担忧,父亲的安心要从哪里来?若有一天,开一趟车就能立刻赚进十万韩圜,哪个父亲会不想拼它一拼?不就是开一趟车单日来回光州,宵禁之前回到首尔就好了,有什么困难的?

金司机偶然听见车行司机聊起十万客人的事,于是抢在车行之前先接了这位外国客人,原以为只是单纯的接送任务,没想到竟捲入最冲突动荡的动乱当中。
五月十九日,金司机载着外国客人彼得前往光州。德国人彼得隐瞒了身为记者的身分,乔装为商人是不得已的掩护,此趟光州行目的是要把当地冲突播送给全世界知道,毕竟这里是除了首尔以外最大的抗议区域,奇怪的是,全斗焕政府下令封锁当地交通与通讯,即便韩国人自己也不清楚光州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一时间,各种阴谋论四起,没人知道真相却人人都以为早有真相。

国际记者的任务就是呈现真实面貌,避免世界角落还有残害人权的事情发生,只是,即便经验丰富的彼得也没想到会在光州亲眼目睹政府与军方戕害人民百姓的画面。
说来,那画面,前两代的台湾人可能也不陌生。

金司机其实没有什么伟大的革命情操,他只是个很普通很普通的市井小民,他没想过要给国家社会带来什么改变、亦不认同大学生们发起的抗争行动,他认为政府总是有在做事,或许当下没有很好,还是要遵循规矩与规定,眼前的困难迟早会变得更好吧?所以,应该好好读书的大学生放着书不读、跑去发起抗议根本反了,国家会乱就是因为有这些死小孩在捣乱,不然大家都可以安和乐利过日子才对。
这样的他,突破封锁抵达光州后,内心根深蒂固的念头出现动摇,而且是剧烈冲击。

陆军退伍的金司机一直认为军人的天职就是保护国民,没想到在光州街头,他看到军人拿起棍棒甚至枪弹对平民百姓攻击,应该拿来对抗万恶北韩的行径居然枪口对内,他无法想像这个国家怎么转瞬间变成这幅模样?光州内外的舆论传言纷纷,却没有一则正确的讯息流出,金司机突然觉得自己彷彿身处两个国度,光州里哀鸿遍野,外头的顺天却安和平静,为什么没有人知道真相?
什么才是真相?
这是一部台湾人来看也会很有感触的写实电影,不同身分角度看到的事实就有不同面向,只是民主的可贵根本不需多加解释,计程车司机也许相当渺小,可谁说不能改变未来?

我对宋康昊的认识很晚,却相当明白他的演技,这回影帝挑战自私顽固的计程车司机,驾轻就熟的演出让人很容易进入八零年代的韩国社会氛围,但真正让我动容的,是他那极度压抑又必须奔放的情绪,一个爸爸到底该为了唯一的女儿返家、还是为了国家回头冲入战场?
任何人在那个十字路口,都能采取跟他一样的决定吗?

每个人都晓得凡事多忍忍想想的道理,也常常因为吞忍而让自己遭受无法挽回的损害,面对国家前途未明的崩坏更是如此,我们可以选择默默看着一切发生与落幕,也可以忍着不满继续期盼改变,但,如果忍无可忍了呢?
电影名称:我只是个计程车司机(택시운전사/A Taxi Driver)
发行公司:车库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官方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garageplay.tw/
<
正式上映:2017.09.08

转载请注明源自 每日美剧 www.meirimei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