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界见闻录》和「同时性的非线性语言」

ximilu 发布于 2017-09-08

今天在书柜里发现一本老书,1994年11月初版一刷,是十八世纪的瑞典科学家 艾美纽尔.史威登堡(Emanuel Swedenborg, 1688-1772)所着之《灵界见闻录》的漫画版。因为是漫画,没多久就翻完了,有趣的是,在里面看到关于「灵界的语言」时,不觉想到《异星入境》(Arrival)的「同时性的非线性语言」。

「世上人们要用千言万语来描述的内容,灵人只要用几个字来表达;这短短几个字却包含了多得难以想像的意义 。...因此,一个字不仅含有一般的意义,也含有上千种含意。...你可以看见灵界的话语,成为如同淡淡的气流。...同时,以人们所无法想像之敏锐的感受性,听的人可以了解说话者的一切。...这种事在人世间是万万想不到的,但这一切都在文字曲线的弯曲情形、字的配置之间,显现出来。...当然,这些文字包含了写的灵人的心灵本性!...其中有无数的文字和语言,并不存在于人类世界中,更无法翻译成为人类的语言」(pp160-73)。

然后史威登堡随着他的引导灵(一位美丽的女神模样),到三层天界,又到三层地狱界,这些经历让人又不禁想到但丁(Dante Alighieri)的《神曲》(Divine Comedy),该不会但丁也是有类似的招唤,真正经历过与史威登堡类似的灵魂之旅吧(但丁也是天人地各三界的经历,然后还有美丽的引导灵陪伴,只是无法陪到地狱里,神灵承受不住黑暗的沈重)。真是太妙的巧合了。

然后在《灵界见闻录》的最后,引导灵跟史威登堡说,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一个灵就是所有灵,所有灵也是一个灵。这不就是「合一之心」。于是,就像是种子长成大树,大树又生出好多种子;这些种子都来自原本在地底的那颗种子,但却又是独立的种子。好奇妙的世界。这又让我想到莱布尼兹(G.W. Leibniz, 1646-1716)的单子论(monadoloy),最为简化的说法大概就是: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另一个有趣的事是,史威登堡比莱布尼兹晚不到五十年。

十七十八世纪时,当科学哲学与宗教还是一体,又没有成见地相互交流时,所产生的思想,真的好有趣。那是灵魂与肉体还没有分化与对立的时代。莱布尼兹是读书时代最让人伤脑筋的人物,只记得老师一天到晚都在讲 monadology,monad 来 monad 去,根本没搞懂过,不是在神游就偷偷打瞌睡。结果,这几年让我渐渐莫名地煞那明白 monad 的原因,竟然是年纪。现在我大约可以体会当时老师为何对这些古人那么着迷了。

。。。。。。

关于史威登堡多达一百五十本着作的资料,都典藏于距离大英博物馆不远的「英国史威登堡协会」里。可惜现在才知道,不然之前曾有伦敦之旅,还在大英博物馆待了两整天,竟然不知道还可以多走几步路,到另一个伟人的博物馆,感受仙气,沐浴灵气。

关于《异星入境》,可以点以下:

https://sosreader.com/arrival/ 

转载请注明源自 每日美剧 www.meirimei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