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住宅大赏
居所是主人的另一面镜子,就像身上穿的衣服,代表的不仅是个人的审美观,还隐含了我们对某种生活方式的偏好。
话说第四十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随贾母一行人逛大观园。这位可爱的姥姥幽默风趣又会耍宝,而且脑袋灵光很会编故事,把贾母、王夫人、凤姐、宝玉和一群女孩儿们逗得乐不可支。今儿个贾母难得有机会跟孙儿女们一同游园,趁便看看他们各自的住处,在众人的说说笑笑下,首先来到了黛玉的潇湘馆。
一进门,只见案上设着笔砚,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刘姥姥以为是帅哥宝玉的书房,经贾母解释才知是外孙女黛玉的屋子,不由得对林姑娘上下打量一番,方笑道:「这哪像个小姐的绣房?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
大家都知道,林黛玉是十二金钗数一数二的才女,尤其擅长诗词歌赋。虽然性格敏感多疑又爱酸言冷笑,但内心极为天真烂漫,从不假掰作态,封为永远的玉女掌门人当之无愧。她的家以书柜取代衣柜,成天伏案读书写字,望着月洞窗外的一排翠竹,在自己的房间冥想、酣眠、抚琴、吟诗,还有…暗自垂泪,陪伴她的除了贴心丫鬟紫鹃,还有一只会唸诗的聪明鹦哥。
后来这行人来到了宝玉同父异母的妹妹贾探春的秋爽斋。三间不曾隔断的屋子,套句现代话来说即全打通的开放式空间。从家具选材到家俬摆饰,相较于黛玉更添华丽几分。一大张花梨大理石桌,上头摆放各种名人的书法字帖、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各式毛笔,对应着边上一尊北宋汝窑花囊,里面插满水晶球儿的白菊,墙上还挂着一大幅宋代书画家的真迹与对联,处处显示主人的修为涵养。
探春家的住宅风格走的是低调奢华风,不仅富丽雅致,空气中还飘散着一缕芳香。定睛一看,原来是大盘内盛着数十个金佛手,此乃天然的室内芳香剂,可赏可玩。拔步床(如图:床两边有小柜,床屉下有抽斗的木床)上还悬着葱绿双绣的花卉草虫纱帐,足见这位贾府三小姐对生活细节的讲究。
最后来到了宝钗的蘅芜苑,门前植满奇草仙藤,香气扑鼻而来。进了屋里一看,简直来到了小龙女的石窟雪洞冷冷清清。桌上除了两部书、茶具、一只质地素朴的土定瓶,里头凑和着几枝菊花妆点外,所有镶金带银的骨董珍玩一概退下。卧床也只是吊着青纱帐幔,被褥花色也是简朴到不行,整个家像一间禁慾修道院。贾母见了摇头直说宝钗太老实,立马把自己的大丫鬟鸳鸯叫来,吩咐将石头盆景、纱桌屏、墨烟冻石鼎搬过来添点生气。宝钗这姑娘年纪轻轻却有点老成无趣,不妄言轻动,不捲入是非,亦不像时下女孩爱打扮图享乐,对生活似乎要求也不高,不沾锅性格但求干净二字,就像她的家一样。
若说宝钗的蘅芜苑走的是「Less is More」少即是多的极简风,那王夫人的正房就是繁华似锦巴洛克了。第三回写到林黛玉初来贾府依亲,见过众人之后,首先到了王夫人的内室。读者随着她的眼睛见识了空间的富贵雍容:
「临窗大炕上铺着猩红洋毯,正面设着大红金钱蟒靠背,石青金钱蟒引枕,秋香色金钱蟒大条褥。两边设一对梅花式洋漆小几。左边几上文王鼎匙箸香盒;右边几上汝窑美人觚,内插着时鲜花卉,并茗碗茶具等物……」
(翻译年糕:临窗有一座大炕,上头铺着腥红毯子,周围摆放着许多大红、石青,以及秋香色等金线绣花靠枕。炕上放着一对梅花形小茶几,左边几上有骨董炉瓶、香盒点燃满室馨香,右边几上摆置一只很特殊的花瓶-北宋的天青汝窑……)整体装潢富贵但不豪奢,其馀陈设,自不必细说。璀灿光华的文王鼎辉映温润典雅的汝窑花瓶,就像王夫人孤独寂寥的内心世界。老公贾政夜夜有赵姨娘陪寝,只好独守空闺追忆往昔的沉香屑。
曹公借由这些角色们住的房、用的器、做的诗、说的话来剖析人物性格,因此人物形塑是很全方位的。主角配角戏份均等,从不独厚哪个人,任凭读者喜好各拥其主、各有所爱。话说回来,这第四十回实在太有趣了,可大书特书、从中演绎的话题还真不少。除了大观园住宅大赏,日后夏姥姥还想写篇贾母的时尚色彩学,聊一聊她口中的「软烟罗」与「霞影纱」,以及金钗们独到的服装品味。台语有句话说「看一个影生一个子」,总是舍不得读太快于是走走停停又写写,你说这种精彩度让人如何使得快呢!
*网摘图:贾探春的拔步床,又称「八步床」
转载请注明源自 每日美剧 www.meirimei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