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无明》心有馀而力不足的压抑
撇开剧本有点刻意堆砌新闻故事的感觉,《一念无明》可以算是近年又一部能够反映香港中下阶层社会风味的电影。或者应该说,港产片本来就应该要回应当下的时代,而《一念无明》的无力压迫感,就像是回应当下徬徨失措的香港。
电影主线是有关一个郁躁症病人(馀文乐)如何重投社会的故事,然后再慢慢交代其他旁枝,包括:阿东与情绪不稳又失去自理能力的母亲(金燕玲)互相「折磨」的关系;阿东父亲(曾志伟)为弥补当年逃避照责任,现在如何重新面对郁躁症儿子;前未婚妻Jenny(方皓玟)经历过替前男友欠债还钱、幸福家庭梦碎的郁结…这些人亦是构成阿东「郁躁」的成因。
而且《一念无明》亦很贪心地,塞进了很多香港社会怪现象:包括㓥房众生相、「钱揾钱」投机主义的社会风气、通街拍片放上网的路人心态、僵化的医疗制度(复诊时跟医生的对答绝对令人会心苦笑)、照顾患病老人家的情绪压力问题、精神病康复者的社区歧视…贯穿整部电影的调子既压抑却又熟悉,彷彿是你我天天在报纸看到的新闻故事集大成,加上刻意冷静的镜头及摄影,电影的确会令观众看得很压抑苦闷。
不过故事却没有一味苦闷,㓥房邻居的小孩子「馀老板」不时童言无忌地与男主角交流,甚至以香港独有特色改编《小王子》,绝对是神来之笔,纵使故事并没有童话式的大团圆结局,两父子相对而望却流露出「人间应该还有希望吧?」的知命感,就如电影利用《小王子》的名言「一个人只有用心去看,你才能看见一切。因为,真正重要的东西,只用眼睛是看不见的。」作结尾,算是压抑下的自我安慰吧?
几个主角演得特别好,除了意料之中的曾志伟及金燕玲,馀文乐及方皓玟绝对眼前一亮,前者有一下子令人心想「这是我认识的馀文乐吗?好陌生!」,而后者的戏份虽少却极为关键,不只包含对前未婚夫包括幸福幻想被破灭、经济陷入绝境…等各种从爱变恨的情绪累积,还有情绪崩溃后遇到宗教后自认获得「精神救赎」,但那是真正的救赎吗?个人要跟教徒朋友聊过后,才明白宽恕包装下的恨意,不只刺激到男主角旧病复发,还讽刺了「宗教分享」一把(对宗教的理解还是太肤浅…),方皓玟在短短两三幕戏中表现极为深刻,值得一讚再讚。
《一念无明》并非没有瑕疵,就说故事的技巧来说其实未算成熟,但身为香港人在电影中看到与生活接轨的压抑与无奈,很想跟人分享这份共鸣。转载请注明源自 每日美剧 www.meirimei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