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妹剧团《离开与重返》-现代的客家人其实是什么样子?绝对跟你以为的不一样。

贾亦珍 发布于 2017-03-22

「它会是一个辩证。」莎妹剧团新戏《离开与重返》的导演徐堰铃说:「客家的刻板印象与现实人生间的辩证。」

「它会很沈重。」徐堰铃说:「但它也会很好笑。」

这是徐堰铃创作的第一出客家舞台剧,身为客家人,又在小剧场圈打拚了20多年,她跟很多客籍演员一样,一直很想做客家戏,但机会不多。

她演过客家戏,舞台剧及电视剧都有,「第一次演是2003年在《岛语录-一人轻歌剧》里,有一小片段演客家阿婆,讲了客家童谣《月光华华》。」徐堰铃说:「演出后,有很多观众回应很高兴能在剧场听到客家话。」2008年她也参加了电视偶像剧《彩色宁静海》的演出。

这些经验都运用在这回的《离开与重返》,戏里有「戏中戏」,就是一出客家电视剧的拍摄情景,戏里也有客家童谣。

很妙的是,在「戏中戏」的部分,你可以看到充斥了传统的客家刻板印象的行为,「例如,客家小孩常被罚跪。」徐堰铃说:「客家妇女都要上山下海,一生命苦。」但下了「戏中戏」后,呈现的则是客家人的现实人生,「绝对跟你以为的客家人不一样。」

这也是《离开与重返》之所以会充满辩证性的原因之一,这出戏对绝大部分客家戏里呈现的客家刻板印象,很诚实地讨论及批判,而透过「戏中戏」的上戏与下戏,则可以让观众看清楚刻板与现实间的差别。

就像戏里有一段女演员跟导演吵架的情节,那个女演员说:「我从28岁就演月琴,演了20多年了。」但演了那么久的客家样板女性妈妈,其实都是假的,现在真正的客家女性并不是如此。

离开?重返?

离开什么?

它可以说是徐堰铃企图带着大家离开刻板的客家印象。

重返什么?

应该是重返真实,把符合当今时代环境的客家人真实面貌,呈现出来,让大家看到客家人的真实面。

现在的客家人是什么样子,就让人看到什么样子。

(摄影:张震洲)

《离开与重返》演出资讯

演出时间

3月24日 19:30

3月25日 14:30、19:30

3月26日 14:30

演出地点:台北市客家音乐戏剧中心剧场

转载请注明源自 每日美剧 www.meirimei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