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认知心理学 ] 框架
蔡 玮 发布于 2019-10-06
当面临潜在获利时,我们会倾向选择风险规避。当面临潜在亏损,我们会倾向选择风险寻求。
摘录、注释/蔡玮
n
『决策理论中另一个必须考虑的是框架效果的影响。选择项目呈现的方式会影响项目的选择。例如当面临的选项项目涉及潜在获利时我们会倾向选择项是冒险躲避的选择项。也就是说会倾向选择获利小但确定的选择项,而非获利大但不确定的选择项...。当面临的选择项涉及潜在亏损时,我们会倾向选择显示冒险寻求的选择项,也就是说会倾向选择亏损大但不确定的选择项,而非亏损小但确定的选择项。』页569,认知心理学,Robert J,Sternberg着,李玉琇、蒋文祁翻译,台北市,新加坡商圣智学习,2010年。
———————————————————————————————
1.反送中与「一国两制」是两个极佳的例子。
1.1当一般人认知到「一国两制」是潜在获利时,人们会倾向「风险规避」、表示讚同,虽然「获利小但确定」—至少可以五十年维持现状。
1.2当一般人认知到「逃犯条款」如果通过会是潜在的亏损—内地当局压制言论自由与自发性维权运动之选择性执法将扩及原本拥有法制的港区—人们则倾向「风险寻求」—一两百万人站出来表达不支持立场,即使必须冒着被当局逮捕、起诉、坐监、甚至被武力镇压的危险—即「亏损大却不确定」的选项。
1.3说反逃犯条款是用脚投票反对大国的治理模式并非过论—因为一般人认知到的正是潜在的亏损、对港区未来自主权利的巨大损失。
2.可以这样说吗?对台湾人而言,「一国两制」对一部分人是「潜在获利」—「风险规避」的决策选项,对其他人则是「潜在亏损」—「风险寻求」的选项?
2.1大国对香港尚且有50年不变的承诺,对台湾呢?
2.2即使拥有大国的承诺,香港人也都起来表达对「一国两制」的不信任,那台湾人呢?
2.3真实的情况是,就短期而言「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可能只对极少数「身在曹营心在汉」、主动向大国输诚的政客有利—他们可能成为世世代代「保证当选」的政协、国大;就长期而言,尤其对一般多数人固守的家园台湾,势必将成为第二个、第三个「解放的西藏」、「再教育的新疆」。(30190801框架)
转载请注明源自 每日美剧 www.meirimei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