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见体剧团《想像的孩子》新生版-几乎全新内容的重演,让想像更具想像力,让忘记的都被记起
看动见体《想像的孩子》新生版,看这出主轴一直是「想把孩子生回来」的戏重演,竟然有种动见体把《想像的孩子》这个孩子生回来的感觉。
编导王靖惇就说,2015年版的《想像的孩子》看了让人有怅然若失的感觉,少了以往做完戏后都会有的痛快感觉。
我自己的感觉是好像哪里讲得不够,又好像哪里太一厢情愿,当时的感觉是这是出好戏,但它还有很多长大空间,应该要考虑重演。
没想到王靖惇真的就为了这样一个感觉,重新把戏拿出来做,而且大刀濶斧地删改一半以上剧情及角色设定,这样的行为,让我立即想到剧中主角可襄在失去孩子后,一心想再把孩子生回来的心理,王靖惇是现实生活里的可襄,而且,他比可襄幸福,他真的把孩子生回来了,而且生了个更好的孩子。
新生版的《想像的孩子》当然针对这两年间的社会变迁及科技进步,作了适当的update,例如这两年间婚姻平权法案完成一读、大法官召开同性婚姻释宪案等进展,戏中的男男恋从上一版的讨论要结婚,到这一版升格为已婚关系,以及男男伴侣生下拥有共同血缘小孩的可能性,从上一版的空想,到这一版因为实际上有老鼠实验已成功的报导,而成为一个有可能「人定胜天」、有可能实现的想望,都是必要的更新。
但那些都只是技术性的小更新,这一版最大的改变应该是梁允睿这个「想像的孩子」从单纯的一个概念活生生地跳了出来,它不再只是想像,而是一个完美存在的可能。
就这样一个可能,让大家动起来,想要把想像变成现实,只是,当这个可能只能有一组人马能实现时,人性就开始面临考验了。
这是王靖惇的一点坏心眼,他让观众看到,为了追求新的完美,人类可以多么毫不犹豫地去破坏现存的完美,但跳出来的这个想像的孩子,王靖惇给了他发言权,告诉这些想要他的大人:「我不想这样被生下来。」
一厢情愿的善意常常是最让人困扰的,尤其是大人对小孩,就因为明知道是善意,反而很难拒绝或明白表达困扰之意,甚至还会被认为是「不识抬举」、「好心没好报」,冲突或争执就莫名其妙地发生。
上一版的《想像的孩子》中,这个孩子没有发言权,只能任由大人整治,这一版有了话语权后,他扮演大人荒谬行迳的煞车器,于是,大人在关键时刻能及时回头,也比较合乎逻辑思维。
当然,「想像的孩子」就又只能存在想像中,最终人还是得接下上帝的任务,就像台生说的:「或许我们俩不会有自己的孩子,但我们可以去照顾那些失去父母爱的孩子。」
(图片由动见体提供,Ken Wang/摄影)
《想像的孩子》演出资讯
演出时间
5月4日 19:30
5月5日 19:30
5月6日 14:30、19:30
5月7日 14:30
演出地点:水源剧场
转载请注明源自 每日美剧 www.meirimei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