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田孝之的《东京都北区赤羽》与《康城影展》之玩味
因为《山田孝之的康城影展》对山田孝之产生强烈兴趣,故此重拾当日看了一集雾煞煞而放弃的《山田孝之的东京都北区赤羽》,果然还是有点雾煞煞,如果没有后来的《康城影展》认识有趣又失控的「怪人」山田孝之,或者仍然体会不到玩味之处。
《山田孝之的东京都北区赤羽》假设山田孝之拍摄一部由山下敦弘(又是他!)的时代剧的电影,但到拍摄结局自刎的一场时突然出现心理障碍,决定中止拍摄(电影烂尾了),然后接触到由清野通主笔的漫画《东京都北区赤羽》,深深被漫画中的人物感动,决定直接搬到赤羽区生活。
相对于《康城影展(白日梦)》当中穿插大量当今日本电影怪现象,还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荒诞企划《秽之森林》,戏剧性比主力「自我发现」的《东京都北区赤羽》强得多;当然就山田孝之x山下敦弘x?的第三角而言,越长越标致,演技也褪去油腻味的芦田爱菜,比整天戴上口罩的清野通吸引得多。
不过《东京都北区赤羽》有其独特趣味,每集借赤羽的人情小事让山田反省演员的各种微妙心理关口,与当地小市民交流、拍实验小电影让他反省演员的樽颈,亦是饶有趣味,尽管有时显得山田无病呻吟…另一赤羽区的一个乔治大叔不时对山田发炮,说他从高人一等的角度看待赤羽区的人,看不起他们、自以为是,倒是把山田从「匿居赤羽」的幻想中拉回现实。就像导演大根仁在戏中所言:「自小就开始演戏的演员都是这样,他们和社会其实没什么接触,所以他们看待社会,有时是相当单纯的,简易来说就是容易被染色。」伪纪录片与现实的界线又模糊起来。
结尾让山田透过电影中桃太郎的角色,打败真正的魔鬼(自己),然后才离开赤羽,其实刚好跟《康城影展》结局中山田回老家自我反省遥遥呼应,《东京都北区赤羽》的山田一直自我怀疑、没信心,想透过赤羽区的生活从新肯定自我;《康城影展》的山田看似自信爆棚,对要搞一部「在康城拿大奖」的电影信心满满,无论在筹备剧本、筹集资金、斟洽演员也显示其独断专横,但到最后回到老家跟父亲閒聊时,山田还是显示对他演艺事业自我怀疑的一面,甚至把自己的「内心争扎」拍成电影(?!)。
能够把自我怀疑当成戏剧桥段,在镜头前xx而谈,反而证明了山田是个充满自信、很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的演员,所以《东京都北区赤羽》与《康城影展》当中几多真几多假已经不再重要,重点是「山田孝之」在日本艺能界的特行独立,绝对只此一家。
延伸阅读:
转载请注明源自 每日美剧 www.meirimei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