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词如味精,最好不用
夏蒂蒂 发布于 2017-05-03
向来喜欢文辞简洁、细腻写实、情感克制的小说,西方作家如莫泊桑、契诃夫、孟若…;华文作家如鲁迅、萧红、张爱玲、毕飞宇、严歌苓…;日本作家更多了,从大正、昭和时期到现代,十根手指头都数不完。
刚才Google美国短篇小说大师-瑞蒙・卡佛,发现这篇南方朔老师写的文章,当中提到瑞蒙・卡佛曾引用海明威的话为自己的小说注解:「文章是建筑,而非室内装潢。巴洛克风格的时代结束了。」他的文学启蒙老师,同时也是作家-约翰・嘉德纳(John Gardner)就曾期勉他写作要简洁:「十五个字可以讲清楚的就不要用二十个字」(刚好最近才从「书房味道」订购了一本约翰・嘉德纳写的《大师的小说强迫症》,要赶快抽空来读读)。
这些作家文字叙述精简,渲染铺陈的东西少,没有雕栏画栋的形容词矫饰,描写的都是受困于生活与心灵的小人物。即便文字表演能力极强、渲染力十足的张爱玲、毕飞宇,运用的词汇总是那么熨贴(对加拿大作家艾莉丝・孟若的喜爱已讲过很多遍,此不赘言)。三两下就写到重点上、打进心窝里,那绝非华美的词藻堆砌、眩目的文学技巧所能达到的境界。
忘了哪位作家说过:「形容词如味精,最好不用」。其实连成语都该尽量避免。真正文字敏感度很高的作者,寥寥数字就能让读者看到画面、走入情境,理解作者想要说的故事。期许自己在写作上能永远记住这句话,干干净净、不沾不滞。
【延伸阅读】瑞蒙・卡佛 用生命煎熬出来的文学传奇:
转载请注明源自 每日美剧 www.meirimei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