戆伯仔
蔡 玮 发布于 2017-05-17
翁闹〈戆伯仔〉电影戏剧改编刍议
撰文/蔡玮
文字的电影感十足。尤其开首的民谣,作为开场的音乐设计,又可提纲挈领的举出全篇的精神。意即
患了眼疾的戆伯仔,过了算命仙说的六十五岁还死不了,又挨着过了一年,这是一首嘲弄生命无奈的歌曲乎。特别作者用了眼疾的主人翁,比一般看戏者生存的状态更为低下,移情是不可能的,同情一不小心就被恶心肠挖苦奚落给取代,倘若不是出于文学之笔的描述,真难以想像如斯的题材,将何以制作成标本一样的生灵,挂在人心疼痛的胸口上。因此改编必定要维持着陌生的笔调,那么活着,等于藏尽悠悠漫漫无止期的悲哀的味道才可以出来。
想一想,上山买猪粪的牛母仔,孤独的死在半山上的牛坟上。路过的戆始终提不起精神恻隐一番。那种辛酸多么的牢实,彷彿平日早已有人将感官冻结在盔甲一样的劳动线条里。劳动尚不足以自保,但除了劳动还真找不出之外可能的生命意义。
一再想起电影【都灵之马】里的父女,只是绝不似都片有明显的旨趣,或许如此反更提升观者的沉思。不仅是贫富,也是有关人类在极端情况下的面貌。若此正是翁书写的本意,则又是多么直率的技巧换得观者本能的震撼。如此说不必计较本片改编电影戏剧的现实利益,重在努力传达这个位在清水附近,隔着浊水溪对面贫困农庄的文学遗产(蔡玮,20111108翁闹戆伯仔)
*破晓集:翁闹作品全集/翁闹着,黄毓婷译、导读,台北市,如果出版,2013
撰文/蔡玮
文字的电影感十足。尤其开首的民谣,作为开场的音乐设计,又可提纲挈领的举出全篇的精神。意即
患了眼疾的戆伯仔,过了算命仙说的六十五岁还死不了,又挨着过了一年,这是一首嘲弄生命无奈的歌曲乎。特别作者用了眼疾的主人翁,比一般看戏者生存的状态更为低下,移情是不可能的,同情一不小心就被恶心肠挖苦奚落给取代,倘若不是出于文学之笔的描述,真难以想像如斯的题材,将何以制作成标本一样的生灵,挂在人心疼痛的胸口上。因此改编必定要维持着陌生的笔调,那么活着,等于藏尽悠悠漫漫无止期的悲哀的味道才可以出来。
想一想,上山买猪粪的牛母仔,孤独的死在半山上的牛坟上。路过的戆始终提不起精神恻隐一番。那种辛酸多么的牢实,彷彿平日早已有人将感官冻结在盔甲一样的劳动线条里。劳动尚不足以自保,但除了劳动还真找不出之外可能的生命意义。
一再想起电影【都灵之马】里的父女,只是绝不似都片有明显的旨趣,或许如此反更提升观者的沉思。不仅是贫富,也是有关人类在极端情况下的面貌。若此正是翁书写的本意,则又是多么直率的技巧换得观者本能的震撼。如此说不必计较本片改编电影戏剧的现实利益,重在努力传达这个位在清水附近,隔着浊水溪对面贫困农庄的文学遗产(蔡玮,20111108翁闹戆伯仔)
*破晓集:翁闹作品全集/翁闹着,黄毓婷译、导读,台北市,如果出版,2013
转载请注明源自 每日美剧 www.meirimei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