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斯塔科维契:最后的第十五号交响曲分析(Shostakovich Symphony No.15 in A major)

夏尔克 发布于 2024-10-16

萧士塔高维契第十五号是他最后一首交响曲,完成于1971年7月,65岁时,在此前他已有心脏病问题,并意识到死亡,前一首第十四号交响曲正是"死者之歌"。

他其实可以不用作曲好好休养,他却表示:"不作曲我就活不下去" 这首曲子有总结他一生的意义在,引用了自己过去的作品,也有其他作曲家的音乐(他说其中有罗西尼,贝多芬,华格纳,并受到马勒影响),他曾说这首曲子个音在他心中都清清楚楚,只要花时间写下来而已。

首演是在隔年的1972年1月,指挥的正是他的儿子Maxim Dmitrievich Shostakovich,乐团是莫斯科广播交响乐团,隔年他也指挥此团进行了录音,当然是此曲重要版本。乐团是传统的二管编制,并没有特别大,法国号四支与小号二支,长号三支,低音号一支,比较有特色的是打击乐器,除了定音鼓大鼓小鼓三角铁与钹外,也加上了锣,木琴,铁琴,钢片琴,响版,木鱼,乐鞭等,还有极具特色的颤音琴(Vibraphone)。弦乐虽都有指定人数,但"如果更多就更好"。

第十五号交响曲由四个乐章构成,而且没有声乐,算是比较传统的,上一次这样的作品是第十号交响曲,加上编制不大,感觉是比较轻薄的作品,但演奏时间要将近四十分钟,绝对不是轻松的,以下是葛济夫指挥马林斯基剧院的现场版本,我很喜欢,这首交响曲不只用听的,还可以用"看的"。

第一乐章 小快板 2/4拍子

老萧说这是回想幼年的玩具店。刚开始由铁琴打出两个E音~若照节拍器速度,大概是一秒一个,满像是时钟的秒针,所以被解释为钟声开始,此乐章为奏鸣曲式,却掺入罗西尼的威廉泰尔序曲,有些拼贴风,但也有玩具式的趣味声响。

在这两个E音后出现的长笛独奏第一主题,却是由降E音开始,有点偷偷摸摸的(1:12),E音降E音的距离也造成一种疏离感,而调号是A大调,刚开始却像是a小调,而且相当长,几乎走过了音阶所有的十二音,有趣的是该主题是五十九小节,到第六十小节就进入上升段(2:19),难道是象征着六十秒(一分钟)?大笑

但更好玩的是,第一主题隐藏在低音部分(2:26),在铁琴持续敲响时,低音管复述此主题,后来又由弦乐器,小号等进行各种变装,但调性始终不是很明确...当威廉泰尔进行曲出现时(3:11),算是第二主题

但继之而来的音乐又加以否定,最后又突然以第一主题刚开始的音形结束,是a小调的属调e小调,算是传统的。


小鼓奏响,小号吹奏的曲子一样让人想到威廉泰尔序曲开头(3:44),发展部开始,在木琴,小鼓打击声后,又出现铁琴演奏的第一主题(4:12),开头音形也会不断出现,尤其由木管齐奏时更明显(5:23),然后是出现第三次的威廉泰尔主题(5:27),调性和前两次都一样,由于事不过三,似乎有什么要改变了...

第一主题进入只有弦乐演奏的,无调性的段落(5:45),这里真的会把人引向迷途,其他声部加入后好像一起翩翩飞舞,再来是第一主题的变化,到总奏出现却只有一下下就瓦解,回到第一主题时(7:14),再现部开始,威廉泰尔主题又出现(7:35),还是原调,第一主题又像玩具兵出动那样到达高潮(8:18),先前迷途的段落这次由短笛与长笛吹奏(8:53),并加上威廉泰尔的主题(还是原调),曲子导引回第一主题结束(9:16)。

为什么威廉泰尔主题,为何每次出现都是同一个调性呢?也不符合奏鸣曲式的原则,我个人高度怀疑,这真的是奏鸣曲式吗?

第二乐章 慢板 3/4拍子

刚开始的第一主题铜管合奏(9:41),从f小调到C大调和弦,其中有许多挣扎,如同葬礼的音乐,最后是松了一口气(10:15),但随后大提琴出现的降D音(10:22),又与C音成降半音关系,一样是种疏离感,大提琴随后用高音域,再重复开头的旋律(10:17),此处变的很缠绵。

这个段落随后重复了一次,只是有转调,紧张的程度被装了弱音器,如钟声的铜管和弦加强(14:40)。第二主题稍有缓和(15:23),但因为也很荒凉,大多数只有长笛与弦乐拨奏,还有大提琴空灵的颤音,并不能真的发洩紧张,充满了四度音程,不时还可以听到上个乐章威廉泰尔序曲的回声(17:33)...

在钟声又响起后,第一主题以更大的规模展现(19:05),只是到A大调,而且是突然把c音升半音造成的~这引起了抗议,终于把前面的郁闷发洩出来(19:15)!并在其上由小号吹奏第二主题,这算是发展部分,而再由弦乐演奏开头那丧礼般的第一主题(21:04),只是这里转为B大调,比刚开头低了一个半音,随后的钢片琴奏出的旋律(21:47),让人想到他著名的DSCH音型(D,降E,C,B),也就是他个人的标记,在此处神秘的出现了,好像一人在荒原上行走:


还有颤音琴,此种装了马达的电子乐器,也可表现忽明忽暗的神祕音响(22:10),此乐章在重复第二主题后,以第一主题结束(23:54),不间断到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 小快板 2/2拍子

算是他很典型的诙谐曲类型(25:22),不用想太多,跟着像魔鬼那样旋转跳舞就行了~也有威廉泰尔序曲的回声(26:34),长号的滑音让人想到爵士乐(27:05),稀疏的乐器中变成只有打击乐器的节奏(27:36),此种荒凉稀疏之感,甚至可让人想到马勒未完成的第十号交响曲呢!

开头又回来(28:22),但很快变为打击节奏,让人想到他二十岁出头时所写的歌剧"鼻子",算是返老还童了!不过很短,就接到第四乐章(29:15)。

第四乐章 慢板 4/4拍子

此乐章刚开始,铜管就合奏出华格纳"尼贝龙根的指环"中的命运动机(29:23),为第一主题,还搭配定音鼓打出齐格飞送葬曲的动机,两者都与宿命的死亡有关:



命运动机
重复几次又休息后,第二主题似乎获得足够能量,由弦乐开始了(30:43),音形也是从此动机直接来的,但根据老萧自己的话,此为引用自俄国祖师爷级作曲家葛令卡的歌曲”幻灭Разуверение”,原题是”不要做无谓的引诱Не искушай”,歌词大意是对爱情完全失望,此主题也被指出像是华格纳”崔斯坦与伊索德”的开头。

此主题虽调号是C大调,但不断临时转调,好像在捉迷藏,与第一乐章第一主题的性质有点像,带着幻灭感,接下来所衍生的段落,全由此主题开头那三个音而来,很有意思,直到第一主题再度出现(34:37)… 还有听起来有点无聊的,重复的中提琴,低音却响起了沉重的拨奏听起来好像有些耳熟~这不是第七号交响曲第一乐章中段,那个德军侵略的主题吗?

老萧以此主题做出低音上的帕萨卡利亚舞曲变奏,也就是此低音旋律会不断重复,像是第一变奏在此(35:33),高音虽不同,低音是与刚才一样的。弦乐进来后开始了第二变奏(36:08),短笛又来,一样可完整听到此低音旋律,弦乐到高音时,此旋律好像不见了,但只是暂时躲起来,很快又出现了(38:33),但此时已被简化,其上的弦乐反而复杂起来,用了快速的三十二分音符(39:05),这里很难不让人想到布鲁克纳第九号交响曲的慢板乐章,好像有无数细线缠绕,这都是作曲家告别人世之作。

随着巨大的钹声(39:41),这低音主题正式钻了出来,由高音的铜管演奏(39:41)!这是个恐怖的时刻,就像二次大战的痛苦回忆又来到...在锣声后,第一主题再现,以最让人想像不到的方式,变成了弦乐拨奏(41:21),随之的第二主题更以变形的样貌出现,直到竖笛吹奏,才回到乐张开始的样子(42:25),第一主题也以原来样貌出现(42:58),第二主题跟随(43:24),与呈示部皆为同调性。

但突然终止,铜管组吹出复杂的不和谐和弦(44:58),像是马勒第十号交响曲第一与最后乐章的不和谐咆哮,只是这里用了弱音器,是不祥的意味较多… 但第二乐章的钟声又出现了(45:24),低音再次奏出发展部帕萨卡利亚舞曲的低音(45:30),钢片琴则让人想到马勒"大地之歌"的最后,但所奏的是第一乐章第一主题(45:56),这种回归的做法非常巧妙也让人感慨…听到了响板与小鼓的节奏段落(45:59),定音鼓则打着帕萨卡利亚主题,铁琴的E音又出现(46:17),随后出现多次(46:49),配合木琴,钢片琴,小鼓等,结束在E音,也是A大调,等于回到第一乐章开始的时候,结束全曲。

不管是开头对应到最后,或是第一与第四乐章主题再现时都用原调,我相信这是描写人生,历经荣耀与风霜,欢乐与悲哀,终要回到开始的地方,童年的回忆,战时的荒谬与痛苦,化为一缕轻烟,来时一无所有,走时也潇洒离开。

文/夏尔克

转载请注明源自 每日美剧 www.meirimei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