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的四百击

夏蒂蒂 发布于 2017-06-06

昨晚提到红楼梦,那位被王熙凤设局戏弄、被自己的淫念害死的贾瑞,其实是个悲剧性人物。父母双亡,自幼由祖父带大,担心年纪小小不学好,平日严格管教不许贾瑞多走一步。二十来岁在贾府私办学堂当个小助教,个性懦弱、缺乏自信,某日在宁国府花园瞥见豔光四射的王熙凤款步走来,当下被爱神的箭射中无法自拔。青年勃发的青春像活火山,从此陷入「精虫肥大症」的身心交战,顾不得王熙凤是他远房嫂子,礼教伦常全丢一边,一心一意只想一亲芳泽。

 

那王熙凤可是出了名的凤辣子,谁不好惹竟缠上她。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见这兔崽子起淫心要他不得好死。第一次贾瑞被王熙凤骗,大冷天整夜在穿堂里吹风未归,天一亮抖着身子回到家,胡诌一句想瞒混过关,祖父也不查明原因劈头就骂:「自来出门,非禀我不敢擅出,如何昨日私自去了?据此亦该打,何况是撒谎!」于是发狠到底打了贾瑞三四十板,不许吃饭,还令他跪在院内读文章,罚抄十天份的功课。冻了一夜的贾瑞,遭苦打又饿肚子,跪在风地里读写文章,其苦万状。

 

该说贾瑞自作自受吗?我看到的却是隔代教养、四百击下的可怜孩子。《四百击/The 400 Blows》是法国新浪潮导演楚浮的童年自传电影,源自法文一句俚语:「打它四百下」,意即「不听话的孩子被打四百下就会变乖」。电影里的少年安端就像可怜的贾瑞,由于是母亲非婚生子、不被期待的小孩,因此八岁之前由祖母带大。长期缺乏父母关爱、不受师长谅解,于是开始一连串逃学、逃家、说谎、偷窃、进少年感化院。差别的是《四百击》的安端后来遇到了他亦师亦父的安德烈巴赞,启蒙他对文学的热爱;《红楼梦》的贾瑞遇到了得理不饶人的王熙凤,苦情癡汉被活活整死。

 

体罚从来都不是教育的万灵丹,如果贾瑞的祖父平日能多关心他,在生理变化上适时辅导,也许不致于精虫冲脑,对嫂子王熙凤癡迷枉死,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孩子很少会承认自己的行,除非他得到更多的理解与关爱。有时想想,真该被「四百击」的应该是社会的体制、教育的刻板、家庭的忽视。还有,王熙凤这娘们也真泼辣,对付癡汉登徒子也犯不着这样,所谓得饶人处且饶人,凭她的绝顶聪明必能化解这番纠缠,对付涉世未深的贾瑞绰绰有馀。读一回红楼梦也能瞎掰这么多废文,阿桑真是「看一个影生一个子」(台语)。

 

 

转载请注明源自 每日美剧 www.meirimei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