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剧隧道心得
韩剧隧道心得
(本剧有16集,约16小时的故事)
出品:韩国OCN
首播日:2017.03.25
集数:16集
主要角色
朴光浩:(崔振赫饰,男1)
金善载:(尹贤旻饰,男2)
申在伊:(李宥英饰,女1)
申妍淑:(李诗雅饰)
全成植:(曹熙奉饰)
满分有5分,3分可看可不看,基于没看完,故小弟不给评分。本剧是穿越剧+缉凶查案+连环杀人案的组合,穿越是人往30年后穿越(西元1986年穿越到的2016年);缉凶查案是警察追查案件,由数个个案暖身;连环杀人案,这是主案,存在两个杀人魔,杀免钱的,杀到撞车,杀到强碰,杀到剧情乱扯。(我忍着看,我看到第10集放弃)
这部韩剧是走跟风路线,它想学韩剧signal信号,如果抄得好,是青出于蓝,若抄不好,是画虎不成,本剧根本就没料,又没准备(混),所以在第2集,就能看到大漏洞,营造”弃剧感”,我看2集就想弃剧,想着会有个案,便忍着继续看,但个案也很普通,有些是很牵强,有些是很造戏;剧情一路走来,我深知本剧的用心,本剧想抄signal,我也知道本剧抄不好,故事情节的变化,我知道本剧在乱掰,本剧有两个杀人魔,我知道掰出双轨制(杀人魔脱轨制,不!这是杀人魔双轨制,这不是撞包、撞衫,而是同一段时间,撞出两个杀人魔,两个杀人魔撞车抢case,造戏造出杀免钱的设定),我知道这太荒谬,我也能看下去,最后我看不下去的临界点,就是编剧把法医乱掰成杀人魔了??!这完全是瞎扯乱套,不过庆幸的是,编剧乱掰乱套,没把重案组队长掰说成真正的杀人魔!
有内容的好剧,小缺失不否定全局;无料瞎扯的烂剧,小缺点使全剧更糟;好剧的小漏洞,可以略过不提,烂剧的小漏洞,一定要放大检视。故话说从头,本剧一开始的打造,就看到问题点。男1是华阳警署的重案组警察,华阳警署可说是男1的家(男1才刚新婚,为了查案也不回家),当男1穿越到30年之后,他来到2016年,这警署经过了30年,内部摆设完全变了,就算男1是大老粗,一进到自己的家,就该发觉不对,会以为走错地方(因警局办公室全变了,此情境如同人经常进出一个地方,目视馀光一切会告诉自己走对地方,一进去发现室内环境和预想不同,会立刻转身走出来,以为自己走错地方),30年时间的环境变化,男1应有感却无感,进到别人家,还把男2给铐起来,显然本剧在叙事上出错,画面失真,传达失准。
同样也是第2集,李善玉的铅笔自杀案,先是提到被害人李善玉,李善玉曾杀害徐镇万,徐镇万之女叫徐静恩,徐静恩有可能为了报复,徐静恩涉有嫌疑,男1和男2接着追查徐静恩,男1和男2先问了计程车司机,男1知道徐静恩是”教授”,接下来就跳画面,剧情连接不起来,男1到学校广播找”女大生”?上一个画面男1知道徐静恩是教授?下一个画面男1在找女大生,完全不知本剧在搞什么鬼!男2的剧情也一样,也出现鸡同鸭讲的画面,男2在学校找徐霆垠,这徐霆垠是谁?男2不是在找徐静恩吗?怎么会换了一个名字?而且把找教授变成找女学生问话,接下来的画面,男2向校长问”申在伊”(这时女1名字才确定),这段是”乱”到离谱,意谓着本剧”没人管”,首播周是冲收视时间,却大方地营造”弃剧感”,很夸张的演出家里没大人的问题,这在韩剧中真的不多见,没法解释的。(徐静恩掉链子事件)
本剧的个案也很普通,搭造的细节太牵强,加料放大并拼凑关联,颇有造戏的味道。一条腿的分尸案,这被害人30年前逃过一死,30年前没死于杀人魔之手,30年后惨遭变态分尸,本剧为了创造”关联性”,以个案去拼凑主案,让死里逃生的人,一死再死,不该这样”利用”,感到很怪(被害人金静爱只能和连环杀人案的主案有关)。冒用身份的个案,这是刻意加大内容,故许多细节环节扣不准,就算窃取到个资,盗刷信用卡也就罢了,为什么要冒用身份?(冒用身份是全部都假造,当骗子至少可有一半是真,一半真就不被会揭穿),个案被害人的反应都很情绪化,应该报警并通知银行停卡(就算犯人知道个资,冒用被害人资料申办信用卡,她要如何才能办卡通过的?网路上信用卡盗刷也有IP位置,事后追查也不会像本个案这样乱演,像是冤案求诉无门,这个案本身小又设定轻巧,还放大影响又使其成为连续犯),这是夸张的违背常理的案子(小案加料,免强放大走,强套两者之关联,细节不管,加重犯罪行为的后果,拼凑成大案);公路休息站的个案,豪大雨造成对外交通中断,鑑识科、警察都进不来,那么女1是怎么进去的?我以为女1是”飞”进来的,答案不是,女1是游进来的;纵火犯的个案,火灾发生时,最容易引发瓦斯气爆,火灾当下没气爆,都烧成废墟,火都被消防员给灭了,才来发生气爆,这是用个案去拼凑男1妻子的下落;其他个案也有问题,或多或少都能嗅到”造出来”的内容,如手腕断还能把人打死,只是窃盗却把人杀死。
(寻遥子注:查案是倒推走,总会有一探究竟的悬疑。但本剧个案的本身并不深,无法制造抽丝剥茧的复杂经过,或者追查受阻或遭方向误导,确定是误导或误判之后发现更大线索,求证找到有用就继续走,求证发现有假就退回再追问,如此表现线索、求证、前进、退回,最后绘出整个案件的样貌。本剧个案是小案,依靠编剧掰想加料,放大又强造关联,故所看到的内容,都会看到不通顺的问题。)
个案不通顺有造戏感,最后就看主案内容,主案内容也一样差。30年前的”连环杀狗案”,犯人的名字叫A(第1集53分时,我听男1叫犯人的名字是郑勇宇,字幕翻译是”郑宇勇”),这个A就是30年后的”连环杀人案”犯人郑浩英(也许是翻译名字问题),我总觉得这是演到后面,拿连环杀狗案的犯人去拼凑成连环杀人案的犯人,当时男1听到新闻播报的犯人”郑浩英”,男1竟然没有任何反应,但这对男1而言,如果”郑浩英”就是连环杀狗案凶手的名字,男1听到就会立刻有反应,不该像本剧那样男1听了没有感觉,而就戏剧的编造来说,想要埋藏一个谜,也会有伏笔提示,比方说男1听到新闻说的”郑浩英”,男1会觉得这名字好像在哪儿听过?但像本剧所演的内容,可以提示又不提示,后面突然发生,这感觉不是既定的,而是用曾经出现的角色来套真凶。(边拍边演边造杀人魔 )
我知道本剧掰不小,抄也不准备好,只能边演边造,我原打算看下去,因为我想知道一些谜团内容,比如说88年的朴光浩是为什么而死的?88年朴光浩和男1的关联是什么?为什么和男1会有相同的姓名,让男1穿越可借用身份?可是当我看到法医是杀人魔时,这些谜团就不重要了,我的好奇心也没了,两个杀人魔的强碰,这已经是脱轨剧情(这部剧是没准备的,边拍边演边造戏的即时制,把连环杀狗案的凶手做成连环杀人案的真凶,依我的判断,这是演到后面才去乱掰真凶,掰了一个真凶,后来发觉又不对,这真凶30年前才18岁,犯案时甚至小于17岁,年纪太小,连环杀狗又同时连环杀人,这不太对,于是又要制造另一个杀人魔,掰着掰出杀人魔的双轨制),真是杀出一片天了,我还没想要弃剧,但把凶手掰成法医时,这肯定是100%瞎掰内容,杀人魔杀人又亲自解剖验尸,这是打造一条龙作业吗?我真的看不下去!
(寻遥子注:乱掰剧情的特点,就是前面剧情都没有任何痕迹,最后会突然点破出一个结果,如同本剧的剧情一样,身旁的人变成杀人魔,如果法医是30年前的杀人魔,剧中除了男1、男2、女1之外,任何人都可能被编剧搞成连环杀人案的真凶,这完全是乱搞乱套,若有观众很入戏,尽信本剧的说法,真的奉劝要清醒。因为本剧的杀人魔是变态的罪犯,简单说法就是疯子杀人,法医是专门的职业,都在面对尸体,很理性的职业,又与犯罪有关的职业,这样的人是理解自己也理解别人更理解死者,被本剧乱搞成杀人魔,解剖尸体还不够,还要到外面找年轻女孩来杀好玩,真的是太瞎太鬼扯了。
本剧说是根据未结案”华城连环杀人案”改编,华城连环杀人案本身是性犯罪,先绑架后性侵,这是很重要的犯罪动机,本剧是把杀人魔的动机都移除掉了,让本剧变成纯粹杀好玩的,其实行为的目的很重要,本剧为何要移除掉性犯罪内容,应该是太残忍写实会变成19禁,杀人魔的纯粹杀好玩,就能把犯人掰说成是法医。
而剧中杀人魔郑浩英的追捕,也是很鬼扯的内容,一般缉凶查案是不知犯人,所以才要找线索找证人,一旦知道犯人是谁,抓人就会变的容易多了。而剧中的郑浩英是在逃的通缉犯,犯下4+2起杀害年轻女性的杀人魔,警方抓到过又被他脱逃,警方是知道杀人魔的脸,如果真如本剧所说的那样,这社会肯定会动员起来,网路、媒体、新闻,到处都能看到郑浩英的照片,这时是全国民众抓郑浩英,只要他一露脸就会被举报,除非有朋友帮忙,但郑浩英也没有朋友,可是这家伙还能买手机,还能寄包裹,杀人魔有通天本领,会不会太强大了?)
寻遥子的韩剧总表
转载请注明源自 每日美剧 www.meirimei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