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并不意外美国人只存在了一季《The Grand Tour》不是嘛

影山潮 发布于 2017-12-08

我想绝大多数观众都已经知道美国人不会参与《The Grand Tour》第二季节目。

这篇文章本来在第一季播出期间就该写了,至少在第一季播完时就该写了,最至少在美国人本人在推特上正式宣布不会加入第二季节目当天就该写了,但秉持着不拖延就不是我的风格,我终于开始动笔,在第二季节目播出前几小时。

放下一个身为脑残粉的盲目崇拜,《The Grand Tour》第一季内容是充满瑕疵的,有太多不明所以的桥段、虚无飘渺让人抓不着的节目定位、实验性太重,常常感觉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们在有限的节目篇幅中塞入大量完全不同风格的尝试,由于节目已不同于过去《Top Gear》采当周录影、可随时对内容有所调整,《The Grand Tour》在首播前就几乎录好全部内容,加上一切是全新的没有一个标准可以参考,做法就是把可以丢出去的全部丢一轮,看看观众对什么买单然后不爱什么。

其中观众最不买帐的无疑就是美国人

碍于从BBC而来的总总限制,《The Grand Tour》的试车手必须要完全站在The Stig的对立面,于是美国人就诞生了:他露脸、他开车时意见很多、他不会在车上播放各式奇特的声音,还有基于英国人对美国人的戏谑嘲讽,这个人必须是个美国人,而且是个集每项对于美国人刻板印象于一身的美国人,于是他有着巨型的身材,他粗鲁,他有非常强硬的观点,总之他就是个大老粗。

其实我并不讨厌他,反而还觉得他很有趣,只是每次看到他,心中都还是会升起一股情势所逼他不得不做出这样被观众诟病演出的怜悯。

美国人本人麦克史金纳也是大有来头,当年首次参赛就拿下纳斯卡皮卡系列年度冠军,四十年的纳斯卡赛事身涯中成绩优异,名字被永久保留于西岸赛车名人堂,退休后转任纳斯卡解说员,表现出色,偶而还会参赛,也积极参与慈善活动。对于这么一个传奇人物,就算他在节目上的表现再怎么不讨喜,我仍旧无法讨厌他,反倒每一次看见他出场,都有对他必须扮演小丑脚色而不忍。

只能说The Stig太成功,一个前无古人后也不太可能有来者的蒙面赛车手,多年来《Top Gear》在他身上累积出的传奇与塑造出的个人特色已经无人能敌,对于《The Grand Tour》这个全新的节目,又在BBC的各种限制下该如何走出自己的路,最快且最极端的方式就是立一个完全对立的脚色,就是美国人。我常觉得《The Grand Tour》已经脱离实境节目、完全是照本演出了,这点在后期旧《Top Gear》上也越来越严重,美国人就是个表演性质很重的脚色,重到根本已经过火,太过放大各种对美国人的刻板印象,走极端的呈现方式的结果,就是有了一个一点都不讨喜的脚色。The Stig很讨喜,美国人身为他的对立面当然要讨人厌,只是这个赌注似乎赌大了,观众真的厌起他,他终究躲不过在任何一个方面都必须要与The Stig比较的原罪。

常常我会思考为什么我不会不喜欢美国人?的确我是不怎么欣赏他的风格,但也真的不讨厌他,不会老想着要将他赶出下一季的节目。或许我看这个节目从来不是为了车,或许我根本不在乎试车手是谁,也或许在先前那么长期的期待与落空轰炸后我早已学会了将一切看的云淡风轻的淡然。不管如何,The Stig已经是过去式了,甚至整个《Top Gear》都是过去式了,虽然新《Top Gear》貌似还不赖,但我们大家都心知肚明,就算是原班人马的《The Grand Tour》也无法再让《Top Gear》辉煌一次,所以老抓着过往比较以前如何为何现在如此又有什么意思呢?还不如放下所有成见,找个舒服的姿势坐好后,期待双方会在新节目上带给我们什么惊喜吧。

所以当麦可史金纳一早发了推特正式宣布不会参与第二季《The Grand Tour》节目时,其实我的感受是蛮遗憾的,遗憾他身为如此伟大的车手要因为表演内容而受到谩骂,尤其推特与网页上国外网友一致叫好,更加深了我的遗憾。就算这本就是可以预见的后果。

我想永远不会有人满意,就如同永远不会有人得以超越The Stig,距《The Grand Tour》第二季开播还有一个多小时,经过第一季一整季的实验后,我想他们应该会带来完全不同风格的节目。

至于另一个重大变动的来宾单元,我一直记得当初我的心情是傻眼、厌烦到后来放弃抵抗的开始期待每集不同死法,不过还是要说,谢天谢地他们终于来了。

转载请注明源自 每日美剧 www.meirimei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