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玉子》(Okja),明仔日爱吃素吗?
《玉子》与《末日列车》雷同,故事以两极的世界开启,展现同一个问题的光谱两端,摊开一个问题的全貌,让观众自己重新思考。
韩国导演奉俊昊2017的《玉子》(Okja),是部相当直白的电影,应该是一部高年级小学生也都能轻易看懂的好故事。不过,好友看完之后来讯,说他很遗憾《玉子》的结尾让他不满意,还问到:「为什么这个电影的结尾那么弱,还会受到喜爱呢?」「有吗?对我来说有后劲挺强不弱啊。这是典型奉俊昊的『极端呈现』。你会觉结局得弱,会不会是因为他没有给出任何明确的答案呢?」「可能是吧。」
好友继续问「什么是『奉俊昊的典型极端呈现』呢?而且,干嘛不给个答案,就这么莫名其妙的结束了?」「因为这题无解啊。」我回答。朋友沉默许久,再问,「那你看完,有打算改成吃素吗?」「我……对不起,还没耶。别打我唷。」「这电影不是叫我们要吃素吗?」「有规定吗?」
为什么要留下一个开放结局,奉俊昊为什么不干脆直给个答案就好。我想,他也无解,因为人类尚未进步到已经明确地知道此题的理想解答。只是,既然无解,奉俊昊为什么还以这个主题拍出这样的电影呢?没给答案的结局,是想怎样?我想,导演会想要给观众这类开放结局的故事,目的肯定不是要给观众任何答案,而是要「呈现」:呈现现象、呈现问题、呈现矛盾、呈现每个坚持己见者的侷限与荒谬。
《玉子》是个非常丰富的故事,讨论到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贫富两极的生活形式,也讨论到不同面向的理想主义,还有在现实底下被扭曲的理想主义,将会变得多么荒谬可笑。
在《玉子》剧中的所有角色,无论是站在什么样的社会位阶上,都会有因为现实与理想差距的逼迫与不得已,而自犯规戒、自打嘴巴。
《玉子》整个故事所呈现的成人角色,都是现代社会现实中,既荒谬可笑又无情卑微的代表。原本每个大人都曾经怀抱着一些理想,却被既定的社会运行模式,莫名其妙地给捲入而扭曲,最终成为理想主义底下的荒谬丑角。
相对于故事中所有的成人,都因为某种不得不而屈服在现实底下,小朋友美子则是唯一位,从头到尾心无旁骛又始终如一地要把玉子带回山上的理想主义者。只是,为什么是美子呢?因为,她是个小孩,尚未成人,也因为她住在乡下,还没受到现代化的污染。美子代表的是现实之外的乌托邦。
美子必须是位与世隔绝的乡下人,因为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任何人,都无法像她一样地豢养一头猪,轻松慢活地培养感情。我们生活的现代社会,尤其是都市,于我们脚下的每寸土地,都已经被贴上不同的标价与标籤。我们已经无法如同美佳一样,与土地相连融合地生活着,因为脚下所有的土地都是别人的,都必须以钞票换取使用权,无论是在外停车、吃饭、或玩乐等等,都必须收费,而所的收费用,也都包含着土地的价值。
人亲土亲已经是神话,而不是现实。
一切在电影上呈现的问题,目前都是无解。但是,导演透过两极的呈现,我们因此被迫站得更高且看得更明白:没有一方式完全正确或完全错误,我们不想失去这一端,也无法拒绝另一端。这是人类世界的当前的侷限,或许,只能倚赖更高度的思考与智慧,才能找出兼顾两个极端的第三条路吧。
全文连结:
https://sosreader.com/katydid-okja/
https://sosreader.com/katydid-okja/
https://sosreader.com/katydid-okja/
关于《末日列车》,在下面这里:
《末日列车》的末日绝境与出口:你以为的革命,其实只是别人的设计
https://sosreader.com/snowpiercer/
关于Paul Dano的《年轻气盛》,看这里:
《年轻气盛》Youth 人生苦短老之将至,该如何返老还童呢?
转载请注明源自 每日美剧 www.meirimei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