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电影】高更:爱在他乡。

幕后黑手 发布于 2018-01-28

  本文同步发表于《USEXY尤物杂志096期》


  她是原始的夏娃。


  一八九一年,高更终于抵达梦寐以求的大溪地追属于他的创作天堂,抛下远在法国的一家老小、放开只会放嘴砲的友人,在人生走向终点之前他无论如何都想圆满自己的梦,即使妻子与家人都无法理解与认同,他还是宁可背起这串荆棘往丛林野外去,困在闭锁的法国太久了,久到他已经无法激发任何灵感,唯有去到真正的世外桃源才能换得真正的呼吸。


  意外的是,那里完全不如他想像的原始,他梦想中的大溪地早就沾染了殖民地色彩,只剩码头的海浪还响着。


  艺术家的天性确实太多人不懂得了,别说跟他生了五个孩子的妻子梅特,在那个经济不见起色的年代,画作要被欣赏实在困难,何况是半途出师的高更?只是,他确实有艺术家特有的脾气,世人皆醉我独醒,他晓得自己的作品有其价值,可惜伯乐还未出现,既然觅不到会欣赏的朋友,就在山海丛林间找自己的快乐吧。

  反正,可能也活不了多久了。


  染上严重糖尿病的高更决定放逐自己,不料途中结识了当地土著少女,德胡拉;他和德胡拉开始同居生活,这位土著少女带给他源源不绝的灵感,俨然成为高更的缪思女神,也在那个时刻,他创作出许多流传后世的名作,总共四十一幅画作,总结了他在大溪地的那段生涯。


  「高更:爱在他乡」(Gauguin:Voyage de Tahiti)以纯然主角的观点来看待后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后半生,为了追梦想,他舍弃许多,舍弃了工作、生活、家庭甚至舍下了人生,那个原本可以在法国安度晚年的人生,最终,他宁可远赴太平洋上的大溪地探谁也无法给予的答案,用自己的脚步与画笔描绘所见所闻。

  不提艺术家,就以创作者来看,高更真的不容易。


  我们都有家庭负累,很多年轻时的目标与理想多么远大,一旦有家累就难以实现,久而久之,梦想愈来愈模糊了、距离也愈拉愈远,最后自己都弄不清曾经有过什么期盼;离开既有的舒适圈去到只能想像的原始地带,需要多大勇气?若非现有生活早就无所挂念或被逼迫得难以呼吸,谁会想要离开可以呼风唤雨的地方?呼风唤雨吗?也许托大了,至少没有夸张,到了异乡还想要有什么样的优渥与舒适?

  如果无法融入其中,梦想终究会是梦想。


  高更或许不那么下定决心才去大溪地的,即便起初有点犹豫,留下也没可能更好,只是海岛生活困苦得丝毫不输在法国的时候,即使被诊断出一堆病痛,却难以撼动他想在那片天堂找自我的决心,艺术家的浪漫或许相当残酷,那反而是一般人没有察觉的艰辛。高更认为远在法国的家人始终没放过他、一直要他履行家庭义务,偏偏他只是个孩子、甚至还是个野人,他得在毫无拘束的地方才能挥洒属于自己的色彩,无论画作有没有人青睐,能尽情浸淫在绘画的世界,那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有德胡拉这位夏娃相陪,更加真实。


  我忍不住想,要是去到遥远天边就能重新拥有一段性灵契合的感情,会有多少男人向往?高更自然没想过德胡拉的出现,可是梅特那么远,在这里发展一段情缘有何不可?既然最后只有一百法郎支援,他在这儿能活到何时也没人在乎,怎么不能尽情做自己就好?纵使,心头依然有所牵挂。

  这位绘画大师当然期待在大溪地展开新生活,终究没法抗拒身体的病痛,离开是不得已,或许也是另一段故事的起点。


  高更一辈子多半在贫困交错中度过,在他亡故之前,画作多半乏人问津,富裕更是距离他及家庭甚远的事情,谁也没想到那样的潦倒画家会在死后开始被世界画坛重视,如今高更被称为印象派代表画家之一,他在大溪地绘制的一系列作品更是他的创作巅峰,或许当时本来就没什么人看好,至少他完成了目标;也许那时本来就很难有出头机会,起码他实现了自我。

  与夏娃徜徉林间海岸的那段日子,他是不是也变成单纯的亚当了呢?



  电影名称:高更:爱在他乡(Gauguin:Voyage de Tahiti)
  发行公司:佳映娱乐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官方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Jointmovie.tw/


  正式上映:2018.01.12

转载请注明源自 每日美剧 www.meirimei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