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单元11:电影主题曲与插曲)《巴黎春暖》"Those Were the Days"

珍妮佛柯里昂 发布于 2018-11-09


今天下午版主正在某一间咖啡厅一边作功课一边听着餐厅放的西洋老歌,没想到作着作着,居然听到一首已经几十年没听到的歌曲
Those Were the Days,突然间功课也不做了,开始在youtube上閒晃。

这首让人有点伤感又带有浓浓东欧风情的歌曲,最早分别在1925
1926年由乔治亚苏维埃的歌手塔玛拉希里奇利亚 (Tamara Tsereteli) 和苏维埃歌手亚历山大斐力汀斯基 (Alexander Vertinsky演唱,原曲曲名为【Дорогой длинною根据wiki说,字面上翻译为【By the Long Road】,因此百度百科则翻译成为「路漫漫。许多网站资料说这首歌曲是一首俄罗斯民谣,但实际上此曲是作曲者贝立斯分明 (Boris Fomin)(俄文发音)根据诗人兼好友的康斯坦汀波特维斯基 (Konstantin Podrevsky) 诗词,发表于1924年所创作的作品,随后才被塔玛拉和亚历山大重新翻唱。 

 



将近30年后,黑白老片《巴黎春暖(香港翻译)(INNOCENTS IN PARIS, 1953) 当中由鲁蜜拉洛派托 (Ludmila Lopato) 所饰演的吉普赛女歌手,才又在电影中重新演绎。1962年,身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作词者尤金瑞斯金 (Eugene Raskin) ,再将这首歌曲填写英文歌词,紧接着才由红透半天边的保罗麦卡尼 (Paul Mccartney) 重新制作,我们现在熟悉的【Those Were the Days】,就是当年才18岁的漂亮宝贝玛丽霍普金 (Mary Hopkin) 所演唱的版本。

 
Ahmad Elyan 

没想到发表于1968112日的【Those Were the Days】,竟然50年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偶然的地点和偶然的时机,轻轻柔柔的让餐厅内气氛更显得温和优雅,每位客人不是静静地打电脑作自己的事,就是小声秀气的彼此交谈着,这种文青气质并不是刻意装出来的,而是由众多西洋经典老歌所营造出来的氛围,让人怀念起过往抱着黑胶唱片听音乐的日子。

(文.Jennifer Corleone Wu)

© Jennifer Corleone Wu All Rights Reserved. In 2018.
 





 

转载请注明源自 每日美剧 www.meirimei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