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自己:英式早餐
广播说:星期五与星期六叫外送日,星期日是属于宿醉的。
对我而言,星期日是属于空白。我会端着盘子坐在客厅的落地窗前,看天空看行人也看划过天际的飞机。
常常、并不是每个星期日早上,其实已经接近中午,家里的英国人会煮份热腾腾的早餐,有时候是英式松饼,有时候是英式早餐。英式松饼与我们认知中的美式或格子那类厚厚的松饼不同,只有薄薄一片,很有可丽饼的样子,最经典的吃法是淋上柠檬汁与糖粉;英式早餐对我来说像是日本人之于味噌汤,好像有个标准但其实每家口味与内容都不太一样。
我的第一份英式早餐体验来自伦敦海德公园,就是湖边那间景色很好的餐厅,盘子里的组合完全符合我们对英式早餐的认知,有蘑菇有番茄有香肠有培根有炒蛋有黑布丁有烤土司还有一小碗焗豆,有了这次经验,我确定了我并不喜欢英式香肠,内馅没有台式香肠有嚼劲、口感有点粉而且香料味重,黑布丁也没有网路上形容的那么妖魔鬼怪,倒是焗豆超出了我的预期,看起来就很难吃的焗豆其实是番茄口味,微酸微甜,只是一直到现在我还是无法一个人吃完一般市售一份量的焗豆,总是吃了一半就觉得腻。
虽然知道英式早餐份量足,却没想到那么饱,当天早上吃完后我一路饱到晚上,连寄宿家庭准备的晚餐都吃不下。
那次旅行里我吃到了炸鱼薯条与英式早餐,还吃到了后来定居英国后常常吃的鱼派,完成了我对英国食物的尝试清单。
严格来说我并不是英式早餐的信徒,出外投宿旅店如果早餐还有其他选择时我绝对不会选择英式早餐,又或者我有自己的搭配习惯,我不要英式香肠与焗豆,蛋最好是用炒的,再不然蛋黄半熟的荷包蛋也可以,最后最后才会选择水煮蛋;不排斥黑布丁、番茄跟英式培根,可有可无,比较起来我还是喜欢英式培根多于美式培根。蘑菇一定要有,薯饼有的话最好,喔,对了,还有烤土司,要白的不要全麦的。
后来落脚东伦敦,有天一个当地人神秘兮兮的带我来到车站附近小巷子一间不起眼的、装潢老旧的、所见一切都包裹在油腻中的咖啡厅,里头坐着的永远只有老人或穿着工作服的蓝领工人的那种咖啡厅,像是要拆开一个礼物似的告诉我英式早餐就是要配炸吐司。
炸吐司,就是把整块吐司放进油里炸。
在他殷切的眼神下我大口咬下那吸满了油的吐司,瞬间油腻感迅速将我整个嘴包复,喝再多水也冲不下。后来炸吐司成了我的拒绝往来户。
几年前BBC曾刊登一篇以英式早餐为主题的文章中提到英式早餐是英国最好的料理,但其中的高热量与高胆固醇不应常吃。这是千真万确的,而且尽管拥有全世界最知名的早餐类型,大多英国人其实不吃早餐,顶多就喝一杯咖啡,连我们认知里英国人不离手的茶都不是。
我曾经问过寄宿家庭的妈妈一大早起床空腹就喝咖啡不会伤胃吗?她露出一脸厌恶的表情说我们太脆弱了才会有这样的感觉。
到最后,就我身边的状况看来,英式早餐是属于观光客与老人的。
常常我会自问为什么不喜欢英式早餐,是太油吗?但在台湾时葱油饼油饭这类油腻腻的食物都能当早餐,甚至高中时有一阵子我早上迷上吃卤肉饭,就在学校侧门的小发财车,从电锅中挖出还冒着烟的白饭装进塑胶袋,淋上旁边保温锅里的卤肉后用红色塑胶绳绑好,装入小塑胶提袋附上一支白色塑胶汤匙。
但大多时候我的早餐内容很固定,我是那种挑上了一类食物后可以天天吃的类型,连续好几年的时间、甚至当我现在再走进台式早餐店时点的都会是中冰奶加火腿蛋吐司不要黑胡椒,吐司不需要切边、洋葱小黄瓜都要,那种透明黄的抹酱跟番茄酱都加,吃完后袋底会留一层混了番茄酱成了淡红色的主要是小黄瓜汁的液体。
现在回想起来才发现,我根本就不是个每天吃早餐的人,尤其有很长一段时间从事晚班工作,早晨大部分都睡掉了,而且吃了早餐我就吃不下午餐、没吃午餐下午又饿,如果吃了点心晚餐又吃不下,如此恶性循环下我后来宁可忍耐一下到中午再吃饭,在台湾的最后那几年我根本不吃早餐。
但台湾的早餐店却是我在英国最想念的台式食物风景,可能失去的东西最美好,又在英国完全找不到类似的类型店家。那种菜单总类可以写满整片墙,从小轻食到全餐都有,最靠近门边的铁板煎台永远吱吱作响,边缘台子上还会摆上几个包在透明塑胶袋里的三明治,那样类型的店家。
转载请注明源自 每日美剧 www.meirimei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