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体‧使用心得] 可以拿来练外语听力的字幕软体『Aegisub』

lyo 发布于 2017-02-22

我是个三分钟热度的人,但也是个一迷上什么,就会深陷其中的人。最近除了织田裕二,我这礼拜又多了一个沉迷的对象──做字幕。

起初是因为看日剧日影的时候,发现很多字幕都翻得很差。包括我以前在光华商场买的盗版DVD,翻译组叫「飞马东瀛风」,那时还以为他们翻得不错,现在学了日文再回头来看,才发现根本翻得乱七八糟,穿凿附会的一大堆,看了真会让人吐血。因此不禁想,有些戏以前觉得不好看,是不是其实问题出在翻译?是翻译没翻出台词的深度,或者鸡同鸭讲,才让我以为剧情很普通?

举个翻错的例子,让很多『大搜查线』戏迷津津乐道的那句和久先生的台词:「正しいことをやりたければ、伟くなれ!」,原本的意思其实是「要是想做正确的事,就变伟大(往上爬)!」,根本不是台译的「只要做正确的事,人就会变得伟大」。看,意思一被这样曲解,意境整个就不一样了。害我现在看到台湾大搜迷提起这句台词在感动,都不知该不该告诉他实话了。

因此,我现在多了个野心,就是把目前在看的几部字幕乱翻一通的戏都拿出来修一修,尽可能把它们真实的面貌呈现给身边喜欢日本影视的朋友。但只限喜欢的演员演的戏,毕竟人的时间是有限的...

本来听网友说Windows内建的「记事本」可以开外挂字幕ass档来编辑,就用土法炼钢的方法,把记事本上的字幕一行行作修改。只是这样每改一句都得先暂停,切换到影片档去听下一句,遇到时间没切准的影片,还得一个个去改分、秒数,真的很麻烦。唯一的好处是把简体字幕改成繁体很容易,只要把全文剪下来贴到word,用「校阅」栏的「简转繁」功能一次作更改,再贴回去就成了。

虽然这样蛮吃力的,但比起花时间研究字幕软体,我宁愿多花点工夫,毕竟懒得费神嘛^^;;;

因此会接触到「Aegisub」这个字幕软体,完全是因缘巧合。

※    ※    ※

那是前几天,我心血来潮正在网路上找可以分离影片与字幕的软体。有些字幕组之前已经做过其他翻译版本,不像外挂字幕错得那么夸张,直接拿字幕组的版本来改,会省很多时间。

但查了之后发现,有这种切割功能的,基本上只有mkv档,若影片当初压制时已是内嵌字幕,那就很难救了。

虽然最初的目的没达到,我却在查资料的过程中发现「Aegisub」这个软体不难操作。先前已经有其他网友推荐我用这款软体,我始终因为懒而兴趣缺缺,这时下载安装,又看了网路上的简易教学,稍微拿手边的档来实验后,发现确实好用,熟悉后更是越来越顺,那种完成一项作品的充实感与愉悦感,顿时让我上了瘾,以致这两天几乎都沉溺在做字幕的无底泥沼中,不可自拔。

我最喜欢这款软体的地方,是它的右上方有声音波纹(?),可以直接抓起点与终点,做久了就慢慢知道抓哪些范围可以直接找到有台词的地方。而且只要抓出起点与终点,再按播放键,就可以不断播放该范围的声音。也就是说,不必一直在编辑视窗与影片间切换,遇到听不懂的句子还得在时间轴里点来点去地找,而可以一直听自己原先听不懂的地方

这对于正在学外语的人来说,真的是一大福音!

虽然有时因为音质问题,或者说话者讲得太快太糊,就算重播N遍也还是听不懂,但至少有些句子能因此听出来,无形中训练了听力,修改完字幕后,还能重播来检查一遍,用习惯了就会觉得好用得令人想哭!

参考上图,按下右侧的「编辑」键,可以自己调整字体,写(1)的部份可以把字幕的位置调高(数字越大,字幕的位置越高),这样若用电视播放档案,就不会因为字幕位置太靠下面,而有一半看不到;(2)则可以调整字的大小,我觉得用28~35之间的字体在电视上看起来最舒服,电脑上看起来就有点大。

另外若字幕一次出现二行,可以在(3)调间距,字与字之间比较不会挤成一团。

做着做着我觉得自己真的是「行动派」的人,比起看说明书研究,更喜欢自己直接动手摸索、在经验中成长,遇到问题再对症下药去找解决方法。虽然是无薪的差事,但也无形中多了一项技能,说不准哪天就能派上用场了呢!

当然啦,若只是为了学外语,用这软体也真的蛮方便的呢!在此推荐给大家喽。

转载请注明源自 每日美剧 www.meirimei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