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恐惧吞噬了灵魂-法斯宾达《恐惧吞噬心灵》
我们畏惧别人异样的眼光、人言可畏的压力;我们恐惧被排挤孤立,隔绝于群体之外;我们担心幸福稍纵即逝、分手总是来得太快;我们害怕孤单寂寞,独自面对一个人的老后……于是,恐惧逐渐吞噬心灵,原有的单纯不再单纯,快乐也不那么快乐了。
昨晚看了一部德国导演法斯宾达执导的《恐惧吞噬心灵》( Ali: Fear Eats the Soul),用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谈「歧视」这件事。一个年逾六十的寡妇清洁工(德国白人),一个年轻力壮的外籍工人(摩洛哥黑人),无论年龄、种族、肤色、文化都大相迳庭。交浅言深的两人在彼此身上找到了心灵港湾,排除来自亲人、朋友、邻居的异样眼光结为夫妻,但所有人都在背后讪笑等着看好戏,外界投射在这对老妻少夫身上的种种歧视、排挤、污名化诋毁,让原本以为的幸福产生了质变,在他们之间筑起了高墙,终至承受不住而倒下。
令我大感惊喜的是编导法斯宾达,去年在金马影展看了他的第一部长片《爱比死更冷》(Love is Colder Than Death),晦涩、黑暗、冷冽到没有温度,有一点雾里看花的茫然,但这部《恐惧吞噬心灵》剧本结构却非常简单,直线叙事一路进行,但他把所有想探讨的议题(种族歧视、文化优越、强权弱势、阶级差异、族群斗争、傲慢偏见...的人性之恶)具体而微地写进这对老妻少夫的矛盾与挣扎里,许多细节铺陈的非常好,手法平实而自然,没有任何的煽情卖弄,用最简单的故事批判最严肃的主题,极为深刻动人。
法斯宾达看待爱情与人性的角度是悲观的,幸福从来不会长久,恐惧无所不在,就像片中这对老妻少夫和电影开场的引言:「幸福和快乐并非总是相随」。在世人敌视的眼光之下,仍旧无法自身于群体之外,他们终究向命运妥协了。面对各种歧视、残酷的现实只得被迫噤声,施压者与受虐者,构成了恐怖的共生关系。
以下这段法斯宾达的话,可说是这部电影的核心精神:
「唯有真正与自己合而为一的人,才不需要对恐惧感到恐惧;而唯有心无所惧的人,才能抛开价值论断的去爱,因为所有人类努力的终极目标即是:以自己的方式,过自己的生活。」
歧视会杀人,也许一时死不了人,却让人成了活死人。
转载请注明源自 每日美剧 www.meirimei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