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止境的悲鸣:《追凶12夜》
本文发表于五月号新视听杂志
本届法国凯萨奖,侦案惊悚片《追凶12夜》大放异彩,拿下最佳影片、导演等六项大奖,这样的结果,发生在素以艺术类型当道的法国凯萨奖,不得不说是颇令人讶异的结果。
不过,细看之下,《追凶12夜》从情节铺展、人物设定,乃至自始至终沉郁、压抑的氛围,又与凯萨奖过往调性不谋而合。
本片标榜取材自法国著名谋杀悬案「塞纳焚杀案」,却是从档案着作的实体文本着手改编。受害者是一位名为克拉拉,性行为混乱的少女。十月十二日这天晚上,她在离开友人派对,独自步行返家的路上,被不明人士泼洒汽油,点火焚烧致死。所有嫌疑人围绕着她的死于非命,一一浮出水面,案情却愈显胶着。
开场一位孤单的单车骑士,踽踽骑绕着环状车道。这个人是谁?凶手!抑或受害者?当我们知道他只是一个孤勇警探,全片基调顿时不言而喻。
我们看到,以约翰为首的警探群像,一个个穿梭于疲态与大意的「不在状态」中,他们都是血肉之躯的凡人,以伯里饰演的不孕夫为例,他面对男性尊严挫损的失落、自卑,循环延展的疲惫,交缠于疲于追案的弧线,宛若身困这一行的宿命、认命。
过往我们看过多部法国名片将办公室职人拍得压抑、心死,这回,制作团队试图以「破不了的案」,来透视一种即便暴露于未知危机之中,也不见得找得到鲜明线索的麻木职业。
是故,整个侦案过程虽不乏勾人脾胃的手笔,然而,电影建立的种种情境并不铺张,拿最具体的「场景」来说,就连克拉拉一个近在眼前的墓地,也不特别醒目,一个陌生人都可以紧贴坟土对之猥亵,这种近身可及的惊悚感,格外凸显亲密、不设防,便是杀戮的触媒。
人物方面,每个嫌疑犯出入剧情轴线,其嫌疑指数也异常均等,就是这种不寻常的人人有嫌疑,在在显示一种「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的无奈——凶嫌配不配得到这种平等?便形成了一记弔诡的叩问。
而这种叙事策略,也跟美学表现产生紧密的扣连,特别是室内场景色温、色系,交叠出的窒息日常,格外适收成效——意即,你可能跟一个凶嫌喝上十杯咖啡,都浑然不觉撒旦就在你身边——这让一切元素有了互为辩证的可能。
编导亦将这种「近在眼前」有效引申为一种对凶嫌无能为力的困局。密织出一幅烦琐的无奈。它驻守正义这一端,辐射出《索命黄道带》的悲观视角,这幅视角,未尝不是一面镜子,让人看透自己人生的无奈。
三年后,案件重启。当过往的影视阅听经验让我们以为案情曙光乍现,岂料,片末那位行径怪异的嫌疑者,竟是货真价实的社会弱势。人性的矛盾在此沁透观众心脾。执法者竟将寻求解脱的冀盼,建立在对边缘族群的武断偏见,这属不属一种自私?执法者亟欲挣脱困境,从「破案」寻求救赎的困顿无奈,又能跟谁诉说呢?
有了这声叩问,电影随之在末段拿下高分,十二这个关键字,表面明示10月12日案发当晚,骨子里虚张声势般意味着某条线索——末了,我们才发现,原来不过是指涉钟面12个数字的周而复始。
为回路所困的终局,造就这些人的不归路。悬案的接办,为捍卫正义,亦犹如宿命轮回,不意敲响亡者无止境的悲鸣。
转载请注明源自 每日美剧 www.meirimei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