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葡萄牙双城之旅.Ascensor da Bica。

幕后黑手 发布于 2017-05-13

  我对里斯本一直有个模糊的粗略印象,是电车、老电车。

  这么说可能有点错误,在我实际抵达里斯本之前,我一直以为印象中的车厢是在路上跑的电车,没想到在无花果广场看到夜色里的电车之际,才赫然发觉原来记忆里的并不是古老的市区电车,而是另一种东西;瑜听我这么说,笑说我讲的应该不是电车、而是缆车,那可是里斯本另一种特殊的交通工具,同样是老扣扣等级的家伙。


  里斯本的缆车共有三条路线,都位于市区内,这三条缆车都是为了连结里斯本市区高低落差甚大的区域而设立,分别为拉弗勒(Ascensor do Lavra)、葛洛里亚(Ascensor da Glória)以及毕卡(Ascensor da Bica)


  原本我打算三条缆车都去搭搭看,没想到三条缆车之间其实不太顺路,我们在里斯本的时间那么有限、要去的地方那么多,如果三条缆车都去搭会耗掉不少时间,在旅宿人员的建议与上网搜后,我们决定挑一条景色最好的体验就好,那就是号称市区三条缆车里景色最优的毕卡缆车。

  然而,毕卡缆车其实距离我们投宿的旅店最远。



  走出旅店,瑜领着我穿过拜萨-西亚都站,从后站出来那又是另一个世界,我其实觉得,后站可能比前站还要精采。


  瑜:你是把前站当成后站了吧?
  黑手:系阿捏!?


  走在盖瑞特街(Rua Garrett)上,我们经过好几间知名咖啡,瑜上回来里斯本已经品嚐过,但我还没,我跟她说咱们这几天一定要把握机会来这里喝个咖啡,她点头笑着没说话,后来我才觉得,她当时应该在想傻子喔你、我们哪有时间特地过来喝咖啡?XD



  来到贾梅士广场(Praça Luís de Camões),距离我们的目的地愈来愈近了。


  贾梅士是葡萄牙最知名的诗人,最著名的作品是「卢济塔尼亚人之歌」,不过我没看过,瑜跟我一样对葡萄牙人的历史相当陌生,她有记得我们前一天曾来到这座广场旁的邮局寄明信片回台湾,其他谁是谁就搞不清楚,那也没关系,正因为她搞不清楚我才有卖弄的机会。虽然,这次卖弄没梗了,最后还是小妞跟我粗略讲起谁是贾梅士。




  从广场旁走过,奥塔西卡街(Rua da Horta Seca)直直走就会通往毕卡缆车,在城市里旅行就像宝,好像知道宝藏在哪儿、不料下一个转角又远了,我们一边跟着电子地图的指示前进,一边仍以最原始的目光扫描街道上的种种可能,彷彿在这般古老的街道上,高科技产品终将被淘汰似的。


  结果,探出阳光的蓝天终于汰换掉轻雨的午间时刻。


  杜阿特贝罗街(R. da Bica de Duarte Belo),一条小巧精致的街道,钻出街道时正巧看到毕卡缆车横街而来,不一会儿,那台用色显眼且经典的台车就停在轨道尽头,我们相视而笑,就是这个了!



  当然,车身又给涂鸦了,真的葡萄牙风情。XD




  毕卡缆车的坡度有点陡,缆车只有起点终点两站,分别连接圣保罗街与康普鲁道,也是最多旅人驻足拍照的缆车线,我们兴奋地朝康普鲁道的终点走上去,除了拍照,还想搭车,不过,跟我们有相同想法的旅人寥寥可数。




  或许是这一趟缆车体验要价不斐(3.7欧)、或许旅人们没有上下移动的需求、或许这终究是当地人的交通工具……有太多可能的或许,反而便宜了我们的拍照欲望;登上缆车后,司机小姐要我们稍候,时间到了就开车,这段下行车程只有四个人上车,颇为悠哉。


  相较于毕卡缆车,康普鲁道也有老电车经过,好像那才是真正的大众运输工具,在里斯本,不管哪条线路的电车总是人潮满满,为什么搭乘缆车的人会比较少呢?难道缆车真的是观光用的吗?若是如此,怎么旅人们反而只想拍照而少搭乘呢?我想,跟路程有关吧,花这样的钱只搭短短一小段路,不划算?




  不管怎样,瑜和我还是上车了,即使缆车费用稍微高了点,谁知道下次来到这里是何时?也可能这辈子就这么一趟,把握当下可以的比较重要。毕卡缆车以和缓的速度行进,让车上乘客得以清楚拍到沿路所见景物,车程约莫三分钟,我们就从康普鲁道来到圣保罗街,意犹未尽。







  我们在起点站拍了不少照片,老实说,毕卡缆车在圣保罗街的起点真的太融入当地街景,外地游客即便经过也不一定会发现这里有缆车站,当初建筑设计的巧妙令人讚许。






  或许是我们造访这天不是旅人游客众多的假日,缆车站静静的,车厢内也静静的,连同我们逛里斯本的心情也跟着静下来,却很雀跃,可以这样游览知名古老交通工具,确实是城市旅游的一大想望,瑜笑说,她终于补上前一回没来得及搭乘缆车的缺憾了!





转载请注明源自 每日美剧 www.meirimei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