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掉退路做剧场,高俊耀说:「不要怕浪费青春,浪费是一个很重要的尝试。」

贾亦珍 发布于 2017-07-26

当2008年《七种静默:忿怒》获得首届艺穗节「明日之星奖」时,对主创高俊耀来说,是意义重大的,因为那是他戏剧生涯第一出自制自导的戏。

这10年来,看着艺穗节成长茁壮,高俊耀自己也健步如飞,已成为台湾小剧场界的一个重量级人物。

高俊耀来台湾开展小剧场事业是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情,转折点是2004年,高俊耀走到了必须决定未来要怎么走的十字路口,「我要不要做剧场?如果我要做,我要做什么样的剧场?」他这样问着自己,答案是要。

「所以我就想,那我要准备什么?」他说,答案是进修,所以他去唸文化研究所。

他那时已30岁了,这样的年纪决定唸研究所,而且把固定工作辞了,这可是个把自己后路都砍掉的决定,一决定就只能勇往直前,没有任何退路。

所以拿到首届艺穗节的「明日之星奖」对他才这么重要,他说:「这是我开始被台湾剧场认识的起点。」一起步就能被认识,何其幸运。

但一时的幸运并不代表就能让你一帆风顺,这10年间他先做了禾剧场,接着做穷剧场,他非常拚命地经营他的戏剧及剧团,碰到了很多走这条路必然会遭遇的困难,「一个是创意,另一个是资源。」他说:「每次做新戏时,我都会想,我的创意在哪里,可以发展的格局能到哪?解决创意问题,又要开始解决预算问题,你要做多微小或多庞大的制作,预算资源要怎么找到?」

「这两个东西有时会相辅相成,有时会互相制肘,两个都是做戏时的大挑战,都会形成冲击。」他说:「我就会想,在这种冲击下,如果要继续做戏,能有什么样的可能?」

10年来高俊耀在戏剧路的摸索过程走了很多岔路,浪费了一些时间及金钱,但他说:「我觉得走岔路是必须的,走错也没关系。」

这次艺穗节为了庆祝10周年,特别找了首届及第10届的「明日之星奖」得主重演得奖作品,首届是《七种静默:忿怒》,去年的第10 届是《冥王星》,从过来人的角度,高俊耀就建议这些小老弟说:「当年我30多岁了才得奖,你们才20岁出头。」

「不要害怕浪费青春这件事,有时浪费是一个很重要的尝试,因为只有透过浪费才能看到那个过程,什么地方耗太多,什么地方忘记了。」他说:「浪费一段时间后,再重新整理,才能在整理的基础上往前走。」高俊耀大概每5年会整理一下,整理出新的东西,再回看自己对剧场的想像是什么?想清楚了继续向前。

这次有机会重演《七种静默:忿怒》,对他来说,也是一个整理的机会,他说:「这可以提醒我很多事情,提醒我当初为什么会开始这件事?我在这条路的哪个点上?接下来我要怎么整理再重新出发?」

隔了10年再做《七种静默:忿怒》,时空环境有很大变化,「在思考亚洲、台湾、香港、东南亚、马来西亚每个地方社会情势及状态的变化,城市间的变化后,多少有把这样的感触放在新版戏中。」他说:「台词会有些调整,回看10年前很多都是说我们要发展、要发展,但发展到什么程度,才叫足够?这种感受及心情就会转换到台词里头,我们对物质的要求、对消费的要求,慾望在哪里?这些东西也会放在这次的制作里头,重新整理跟检视。」

「这会是不一样的『忿怒』。」高俊耀说:「2008年做时,忿怒比较直接,直接往外冲,现在再做忿怒,很多东西都是压在心之最深沉处。」

(图片由穷剧场提供,黄佩涵、陈世平摄影)

《七种静默:忿怒》、《冥王星》演出资讯

演出时间

8月24日 19:30

8月25日 19:30

8月26日 14:30、19:30

演出地点:华山乌梅剧院

转载请注明源自 每日美剧 www.meirimei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