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电影】罗丹:上帝之手。

幕后黑手 发布于 2017-09-28

  本文同步发表于《USEXY尤物杂志092期》


  我再也不要被你吞没。


  雕塑一直是我感觉永恒且难以靠近的艺术领域,我能欣赏画家把眼前所见钜细靡遗地描绘在画纸上的表现,却无法想像雕塑家究竟是从什么地方看穿眼前人物的本质?奥古斯特罗丹,近代史上最富盛名的现实主义雕塑家,不仅作品动人,连他的人生也同样激昂无比。

  似乎不难想像,应该说早就想像得到,他那满溢艺术家灵魂的思绪,就从「罗丹:上帝之手(Rodin)里看透;不过,相较于他那些宛若高不可攀的艺术成就,让我被打动的其实是他那跟凡夫俗子没啥两样的情感世界。


  他的缪思,卡蜜儿,同时是剧烈影响他创作成分的火源,其实让我发现罗丹与其他知名艺术家的私底下那一面真的没有太大差别。


  或许那个年代的艺术家就是如此,没有太多消遣,不是喝酒就是美人,以人体雕塑为主的罗丹自然接触到更多肌肤实际的温度,也因为创作时他那专注的眼神,吸引许多粉丝倾慕,卡蜜儿从他的学生转为他灵魂伴侣,继而为罗丹生下两名孩子,然后这段关系从此变调。

  我以为艺术家骨子里大概都是这样的,自私一点,罗丹可不希望因为孩子出生就要打断正在燃烧的创作魂,卡蜜儿所受到的委屈自然没人认同也不被承认,电影里的罗丹即便表现得尽量体贴,却无法阻挡大男人主义荼毒的遗憾。


  如果罗丹可以成就雕塑大师的地位,实力恐怕不逊于他的卡蜜儿为何不能?

  难道,就因为罗丹是成名较早的男人或师范?


  卡蜜儿比罗丹更早看穿人体雕塑背后的意义,那些都是被慾望折磨的肉体,既然无法从现实中逃脱,只能寄望于不会动却生意盎然的雕像,因此,无论雨果或巴尔札克,即便不喜欢自己变成罗丹手中的作品主角,也无法否认他对人的神韵掌握确实精准。

  精准到让人看了都忍不住害羞起来,即使现代人恐怕也没有太多人如此前卫,未完成的作品才是最美,如他离世前仍未完成的「地狱之门」。


  我彷彿可以理解那种遗憾与哀伤,当世之际无法突破俗世眼光,非等到不在人世以后才开始一一被正名肯定,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社会大众无法坦率接纳这些直接了荡的艺术眼光?

  亦如卡蜜儿,她所背负的压力更是沉重,只因她是女人。


  我觉得「罗丹:上帝之手」并不是单纯的艺术电影,这部电影不仅讲述雕塑大师罗丹崛起的经过,他那带有缺陷的感情观以及萝丝始终不离弃的相伴左右,甚至是卡蜜儿无法接受的崩溃,都不断拉近你我之于罗丹的距离,唯有认识真实的他,无论好坏,才更立体了这号历史人物。

  就像至今还未完成的圣家堂,因为还没完成,反而驻足于世界历史一个重要角落,「地狱之门」也好、「巴尔札克」也罢,无法衬如真心的完成它们,反而让世界记住。

  只是,来到电影最后的二零一七年,我顿时感觉有些隐约的讽刺,当年怎样都没人要展出的争议塑像,原来最后飘洋过海去到日本,而且那么容易亲近?


  原来会被吞没的,只有自己的执念。

  原来会被留下的,是彼此都用力付出过的真心。



  电影名称:罗丹:上帝之手(Rodin)
  发行公司:佳映娱乐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官方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Jointmovie.tw/

<
  正式上映:2017.10.13

转载请注明源自 每日美剧 www.meirimei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