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社吟诗作乐大PK
历经了宝钗黛的三角恋情、袭人晴雯的双姝较劲、贾政老爹的养子不教谁之过…大观园里的故事愈发精彩有趣了!这位怡红公子贾宝玉素日流连潇湘馆、衡芜苑左右逢源,跟众姊妹戏耍游荡,但人合该有个生活目标,成天逸乐虚度光阴、把岁月空添总不是个办法。
话说女孩儿总是比较积极进取,某日宝玉那位同父异母的妹妹探春写信来,提议成立诗社,邀集大观园里同温层的文青姊妹齐来切磋琢磨。适逢园丁贾芸送来了两盆白海棠,遂名「海棠社」,大夥儿还兴致勃勃各取雅号(笔名),成员有八:李纨(宝玉的守寡大嫂)、宝玉、宝钗、黛玉、堂姊迎春、三妹探春、堂妹惜春,还有第二天赶来加入诗社的青梅竹马,那位性格憨甜、作风爽快的史湘云。
结社、赏花、咏歌赋词在当时是名门贵族的閒情雅趣。第三十七、三十八回的海棠诗与菊花诗,见识了曹雪芹丰厚的诗学底蕴。这个海棠社的灵魂人物有五,另外三位算是啦啦队(李纨被大家推举为社长,负责出题、评诗;迎春限韵,惜春监场)。游戏规则有二:限韵脚的七言律诗,依序为「门」「盆」「魂」「痕」「昏」,五个字都要押ㄣ韵;其二为限时成诗,必须在烧完一支三寸来长的「梦甜香」时辰内完成,否则便罚。
妈呀我的老天鹅,限韵脚也就罢了,还要规定次序不得前后置换,这活脱是整人嘛,脑汁哪够用啊!此时焦躁不安的宝玉见探春、宝钗心中有谱,连忙向黛玉道:「你听,他们都有了!」只见林妹妹蹲在地上老神在在说:「你别管我。」忧心的宝哥哥见她毫无动静急得半死:「可顾不得你了,好歹也写出来罢。」宝黛二人的好感情由此可见一斑,心心念念都是黛玉。
接下来好戏上场,宝钗黛探四人的七言律诗大PK。探春先发,宝钗、宝玉紧接在后,黛玉压轴,大笔一挥果然不凡:
「半捲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宝玉一见倾心,像个头号粉丝拍手叫好,满腔热情管也管不住自己全蹦了出来,等不及下一句立马喝采:「从何处想来!」对林妹妹的才情由衷佩服,真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写什么都好,字字句句都是香的。黛玉续道: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众人看了皆公认黛玉的诗「风流别致」最新巧,李纨却评宝钗「含蓄浑厚」拔头筹,宝哥哥则为林妹妹抱不平,也难怪,他们两个向来是同一国的,永远力挺对方不在话下。
这回的「咏白海棠-限门盆魂痕昏」大PK,若由我夏姥姥来评判,每位都极有才情、各具特色,不过最厉害的当属作者曹雪芹,每首诗都以白海棠为歌咏主题,都是针对人物性格来写,以诗写人、以诗叙事,并在字里行间埋下伏笔,隐喻中有深意。兹以林黛玉作的这首诗来翻译年糕一下:
「半捲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翻译年糕:黛玉笔名潇湘妃子,诗的破题一语点明谁人而写;第二句就像她冰清玉洁、孤芳自赏的性格,这株白海棠非一般的盆土能培育。)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翻译年糕:联想到国中背过一句宋代诗人所写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不知清代的曹雪芹是否引鉴了他山之石?另外,这「偷来」二字用的大胆新巧,让整首诗有股灵动的气韵。)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翻译年糕:月中仙子嫦娥所缝制的素衣,被闺中的怨女拿来拭泪。想必是黛玉忆起自己孤女的身世自怜自艾。另外,苏轼曾写过「月黑林间逢缟袂」,跟这首「月窟仙人缝缟袂」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翻译年糕:倦倚栏杆昏夜西风之中,我娇羞的一片深情谁人知、无人诉。)
宝钗黛湘这四人的诗各有逸趣(史湘云文如其人,跌宕潇洒,此不絮烦,请自行翻阅第三十七回)。后来夏姥姥参考《红楼梦诗词曲赋全解》一书发现,诗中多有典故出处,曹公引用前人的诗加以演绎,并针对笔下的角色量身订做每个人的诗风、诗性,从而创造出一种新诗体。关键字植入巧妙、典故史引用得宜,处处都是匠心独运。
其实,这种理解何尝不像我们看欧美经典大师的电影,比如说伍迪艾伦执导的《午夜巴黎》,如果你不知道海明威、毕卡索、费兹杰罗、葛楚斯坦、达利、柯尔波特…是何许人、有何许事,你又何从体会出其中的妙趣所在!所以,我们要多读书补充知识维他命,遇到精彩的人事物,才不致发生别人乐得半死,自己却一头雾水,只能当个傻笑的局外人。更上一层楼者,将知识信手拈来活学活用,再创流行新文体。切莫照本宣科读死书,那可会少了很多的阅读乐趣呢!
*图:清代著名国画大师孙温
转载请注明源自 每日美剧 www.meirimei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