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歌剧院》的流动飨宴
暂时去不了巴黎听歌剧,就先来看《巴黎歌剧院》吧!
金马影展开跑,昨晚阿桑选了纪录片《巴黎歌剧院》做为个人的开幕片。不仅因为它是欧洲最大的歌剧院(近2千个席位),有全世界最大的舞台(可同时容纳 450名演员),而且剧院还有自己的芭蕾舞团和管弦乐团。那出著名的音乐剧《歌剧魅影》正是发生在这座金光灿灿的新巴洛克风格建筑里。
这出「类纪录片」《巴黎歌剧院》内容叙述2015年剧院的新院长上任后,如何以高EQ面对接踵而来的大小难题。推出的新剧码如何留住传统与年轻观众;总预算被文化部缩编该如何维持既有的风光;如何妥善处理内部工会的罢工危机与外部的恐攻事件导致观众流失…尽管外头世界风风火火,剧院内部的各项演出䌽排仍如火如荼进行。导演以多线叙事将这座巴黎歌剧院的多事之秋精彩侧记,让观众跟着镜头,穿梭在金碧辉煌的穹顶、长廊、舞台、练习室、化妆间、工作间…也见识到法国人对艺术文化的尊重与执着。
同样是讲幕后工作人员的甘苦,同样是多线叙事交错进行,想起另一部法国新浪潮导演楚浮执导的《日以作夜》(Day for Night)。全剧以「戏中戏」的形式,模拟一部电影的拍摄过程,楚浮也亲自演出剧中导演一角,现身说法拍片期间剧组的各种突发状况,导演如何被迫一再调整身段或修改剧本的焦头烂额,让我们看到电影从业人员的幕后工程和拍片花絮,可说是一部向电影人致敬的杰出作品。
剧院、电影的幕后工作如此迷人,在于它是一个team work集体创作,最终呈现出来的艺术结晶。阿桑年轻时曾在外制单位担任综艺节目的小编剧,每周要到电视台录影、跟艺人顺脚本、跪在地上写大字报…除了要预录短剧、群星歌唱外,印象最深的是大牌歌手录单歌,记得那位美丽的白姓女导播,对每一首歌曲的布景、灯光、道具、拍摄手法…为了歌曲意境和画面效果,总是挖空心思、一次又一次做到最好,当时还是菜鸟的我,即便常常状况外,但每每看到工作人员上紧发条,大夥儿盯着monitor全神贯注,此情此景总让我深深感动(眼眶泛泪)。
片名叫《巴黎歌剧院》,自然就少不了声乐家、芭蕾舞星的演出,整部片就像看了一出又一出的歌剧,以及艺术家们为了展现最完美的演出,竭尽所能反复练习的魔人意志。但最让人羨慕与感动的是法国人对于艺术与创意的尊重,这座伟大的城市自古以来荟萃文学、建筑、音乐、舞蹈、电影、美食、时尚工艺(还有美丽的女人)……精彩永不落幕,如同海明威所说,巴黎是一场流动的飨宴,她会永远陪伴在你的记忆里。这么美、这么好,难怪全世界的人都要说:「Paris, je t'aime」!是的,巴黎,我爱你。
*图片来源:网路
楚浮执导的《日以作夜》(Day for Night)
转载请注明源自 每日美剧 www.meirimei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