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演员] 《女城主直虎》──菅田将晖(饰井伊直政)访谈

lyo 发布于 2017-12-19

原文出自NHK官网

融多种特色于一身的万千代

开拍前查了一下直政的资料,发现他是德川四天王里最年轻的,也很擅长外交等,找到许多他出人头地后的事迹。他对部下很严格,是比谁都恐怖的「赤鬼」(笑),但长着一张娃娃脸,身材也没有多高大。我当时心想,这个人还真是多元的混合体呀(笑)。

实际读了剧本描绘的万千代后,感觉我要饰演的万千代,是直亲迷人精的魅力、但马(政次)冷静又擅于谋略的聪慧,甚至寺田心君所饰演的童年版万千代的笑容等,这些迄今为止井伊家的人们所相加而成的,完全就是混合体万千代(笑)。当时的家名极具份量,是现代人难以想像的,我想就是一心要取回家名的万千代,拥有井伊家人们的特质,才能湧现那么充沛的活力与能量。

此外,在我登场前的井伊家,真的是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因此我也会想,必须在此让气氛陡然一变才行。不过,万千代被各种状况弄得忽喜忽忧,一边努力奋斗的模样,真的很有趣(笑)。在某种程度上,只要照着剧本去演就没问题了,这让我松了口气。只不过剧本上写着「罗刹脸」的时候,我会有点困惑地想:「这是啥啊!?」(笑)。在多方调查之后,决定透过极度运用脸上的表情肌,来呈现我个人的「罗刹脸」。

拍摄第一天当然很紧张,但家康那句「就从我的乳名竹千代,以及取希望井伊家能长存千万年之意,赐名千代」让我大受感动。想要被这个人认可、想要跟随他、支持他。当下真切体会到名字的份量,以及获赐重要事物的感受。只不过,这时的万千代,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恢复井伊之姓,以及复兴井伊家就是了。

万千代在现代也会是成功人士

若问我饰演万千代时,觉得他哪里厉害,我觉得是他会把上司交代自己的事情拚命做好做满这点。他本来就是头脑好的孩子,大家都称讚「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呀」,但我认为他靠的不只是天份而已。无论什么事,他都会彻底去做,做到或许会让对方困扰的程度。如此不断认真做事,也有一个伯乐把一切好好地看在眼里,这才让他成功了。这种描写的说服力很强呢。万千代的成功,或许是来自他本身的才华,但他即使孤身一人,也能够把自己决心要做的事努力做到最后。这是我在创造角色时想要学习的部份,我想大概也是要在这世上生存下去,很重要的一项特质。虽说如此,有时他自我推销过了头,还是有点惹人烦(笑)。但是,我想万千代就算活在现代,也一定会是成功人士。因为埋头苦干的家伙很可爱,也很了不起啊。

被家康认可的时候真的很开心,我想也是因为相信家康认同自己,他才能继续努力。对万千代来说,家康不消说是很重要的人;而对家康而言,万千代也得是这样的存在才行。因为这是我最想亲身体验的地方,因此我想尽可能与阿部贞夫桑进行交流。这是我们第一次合作,但无论我在演戏时给他设了什么难题,他都一定会给我反应。像这种相互之间的攻防,或者把漫画格子间的空隙一个个填满的这类工程,做起来都真的很开心,是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光。

穿上红色盔甲很感动

万千代受封一万石奉禄,回到井伊谷,与直虎为了家督问题起激烈口角的场景,我本身看着拍摄好的画面,内心有一些感触。年幼时一直仰望直虎的虎松,现在已经长得比她还高,是居高临下地看着她,而努力想要与她取得平等的地位。但是,总觉得还是逊她一筹(笑)。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不过,在演的时候,我一次也没有过「绝不想别开目光」的感觉,而是逐渐看得见剧本里描写的那种血缘相通的关系性。虽然我只参演了后半的三个月,但这场戏让我得以在内心某处一直抱着一种与直虎很有缘的感觉,因此那是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场戏。

最后能穿上「赤备队」的红盔甲,真的很开心。拍摄当天,在待机时,一旁饰演万福的井之脇海君带着灿烂的笑容跟我说「总算可以称你为殿下了」,让我很感动。心想你还真会说话啊~井之脇海君干得好啊~(笑)。赤备队的军容壮观,要当他们的大将还不习惯,也会感到困惑。尽管如此,最后还是大将自己一马当先,飞驰而出了。我想,今后他也会不畏强风地破风前进,继续战斗下去吧,直到最后,直政都活得像他自己,让我安心了。此外,我也产生强烈的欲望,想要某天再演一次直政;等年龄增长,身形再壮一点,长了胡须、皱纹也增加了的时期,想再演一次赤备军的直政。演那一幕戏,让我有一种未来还会向前延伸、这一刻并非终点的感觉。

这是我第一部大河剧,也是第一部时代剧,能在菅田将晖这个人的成长期得到这个角色,感觉自己跟万千代的咸鱼翻身有所连结,让我深刻体会到,在此时演出这部作品的意义与时机,是一致的。

~致浏览公式网站与SNS的各位

从SNS等的反应看来,观看这部戏的各位比我们更会作各种想像。有时会想不知道这个大家看得出来吗,试着做了一点像但马的动作,结果大家都一下子就懂了。看到大家「想起来了~」之类的评论,就觉得好厉害啊。有一种跟大家共存、大家一起为我创作出这个角色的感觉。 此外,在登场的时候,就我个人来说,有着至今没体验过的巨大压力,但大家仍留言说「感觉跟心君很连戏」。那时,有种被大家接纳包容的感觉,很开心。在政次死去、观众处于失落情绪之时,我想要开创一个新的时代,而许多观众都愿意跟随我,真的很感谢。

========================

[写在后面] 从38集开始,冲着菅田追了两个多月的这部大河剧,终于在前天划上句点。虽然收视率最终没能冲上13,但看日推充满一片对剧情感动、对编剧敬服、感激演员敬业演出的声音,觉得或许也挺好的。每周看完戏再上日推看看大家的见解、看那些资深大河剧或历史通提供的豆知识,以及从他们的角度看的《女城主直虎》---这部似乎在台湾的日本历史迷之间不屑观之,认为风格太晨间剧,因此讨论度极低的作品,也成了每周最大的期待与乐趣之一。

像是编剧每回下的篇名,看起来都像在搞(都改写自其他著名的影剧漫画等),但看完那回之后观众又会觉得该篇名再适合不过。

像是这部戏在不偏离史实与轶闻的基础上,给了「在史实或轶闻背后可能的真相」,让人看见同一种作为,在不同的立意点上,所呈现出的人物形象是完全相反的。奸臣小野但马、女筑山殿、狡猾的于大之方、夺取井伊的近藤、残虐的织田信长等都是如此。

像是那个以黑白围棋拼成的「完」,好似巧妙地呼应了政次的辞世之句。

像是直虎这个主角居然在最后一集前半就死了,这种安排在大河剧是此回仅见。

像是据说直虎生前赠予直政的四神旗,剧中虽没描写,却透过「龟、鹤、龙、虎」聚在井边守护新生井伊家的意象,传达出来。

像是直亲像龟一般匍匐在地上死去、政次如鹤一般伸展双臂而死;龙云丸如龙一般回归海水;直虎则像虎一般静坐地上死去。

像是龙潭寺四世悦岫相传是织田信长之子、信长遗物的天目茶碗至今也仍留存于龙潭寺,编剧将这两点巧妙地与「舍弃孩子之乡」---井伊(据说井伊的初代祖先便是被遗弃在井边)结合。

...

大概是因为我前面一大半都没看,对于编剧埋的伏笔之深、洒网之广,还没有那么深的感触,但看过的人越到后面都越说:「有坚持一年这样追下来,真好。」也不禁产生回头补剧的念头。虽然觉得井伊直政的部份,为了兼顾主角直虎的登场次数与比重,有点被过度压缩了,少年向上的奋斗史,能讲的理应更多,像是他与小五郎之间的嫌隙,好像也雷声大雨点小,随着彼此离开小姓之职而告终,往后再无交集,这点让我觉得很可惜,但直政终究只是点缀直虎这个故事,或说只是让直虎的故事圆满的最后一个亮点,不宜喧宾夺主,因此这样的遗憾,还算可以接受。

有日推网友说,最后担任旁白的中村梅雀(有趣的是,以前在宫崎葵主演的大河剧《笃姬》里,中村桑演的就是井伊直政的后代井伊直弼)用「おしまい(故事完)」来作结,好似暗示了这充其量只是一个「传说」,不一定是事实。这样的方式,感觉也有另一种趣味呢。

转载请注明源自 每日美剧 www.meirimei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