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手旅团团聚NO.32.澎湖跨海大桥。
幕后黑手 发布于 2017-12-24

我们在白沙乡公所旁的小七补充一下水份,继续向前。


中午了,冠庆问附近哪里有好吃的?虽然白沙乡公所附近也有些小吃店,但我们看了并不呷意,距离「清心小吃店」其实还有一段路,我熊熊想到通梁古榕那边应该有得吃,决定带他们往那边去;在中油通梁站前左拐,沿路进去就是跨海大桥所在的通梁村,只是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吃饭。


提到跨海大桥就会想到通梁古榕,我对澎湖的印象其实古榕远比大桥来得深刻,只是跨海大桥每次来访都有经过,通梁古榕却未必,这趟领着旅团前来算是近几年的首次拜访,而且,直接穿过村子的感受格外不同,停在大榕树前时,雪莉姊张大了嘴巴喊说这到底是几棵榕树连在一起啊?

严格说来,就一棵。

通梁古榕位于保安宫前的广场,横幅漫布出去,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榕树树种为白榕,白榕本身就是比较横幅生长的榕树,加上澎湖特有的强劲风势影响,时间一长、整片庙前广场通通被笼罩起来,原本的树枝接地后变成树干,才会形成当年的一棵榕树如今看来不知几棵般的夸张。我觉得现在的通梁古榕比起多年前舒服多了,旁边小吃店家也成熟了不少,看来看去,我们决定就在这儿解决中餐,点个餐坐在古榕底下乘凉吃饭,惬意非常。


「阿姨仙人掌冰」,我们选这间老字号吃,却因饥肠辘辘反而都没吃仙人掌冰,我们都点了小管面线,毕竟来到澎湖没吃到小管面线(或米粉)真的是白来了,除此之外,我还对花枝丸三兄弟(原味+海菜+发菜)超有兴趣!


BugKing:夜市三大天王之一的花枝丸!?


「阿姨仙人掌冰」颇为大方,除了已点的餐点,另外附上几款自制干贝酱给我们尝鲜,不忘提醒吃完后还送每人一球仙人掌冰爽口一下。我笑说,既然吃个午餐就能吃到仙人掌冰,我们还需要另外买来吃吗?



冠庆:我没有很想吃。
雪莉姊:有嚐过就好。
黑手:为什么我带了两个不爱吃的来?


真要我说,我觉得在通梁古榕底下淋着阳光吃小管面线的这餐是我们这几天在澎湖最有印象的一餐,花枝丸真好吃,仙人掌冰很多年没吃到了,即使是老板娘请客也一样入味。
我们在通梁古榕待了一个小时,时间真的晚了,下午一点四十分,照我们这样走走看看看看看看的行程,天黑之前大概无法冲到渔翁岛灯塔再回马公,讨论一下后决定过了跨海大桥之后,大概只能停一个点,然后就得回头,我并不想在黑漆漆的夜里骑车,他们也不想。

来到跨海大桥。
其实这是旅团这趟出团的目的地,澎湖跨海大桥,依据过往出团经验,所谓的目的地都不会是真正亮点,对冠庆和雪莉姊而言,澎湖跨海大桥远近驰名且心仪已久,当然要在此拍照留念;我是还好,我只希望陆续停下来拍照的游客闪远一点,我想拍到没有人的大桥模样。



拍完照片、上完厕所,我们要骑车过桥(!)了。


澎湖跨海大桥横跨白沙岛和渔翁岛,也连接了白沙乡和西屿乡,现今桥身全长两千四百九十四公尺,目前看到的模样是一九九六年拓宽完成的,旧桥墩如今还在大桥旁清晰可见,一九七零年初次完工时曾为远东第一深海大桥,也是台湾最长的桥樑,现在当然已经退位,不过,行驶在桥上还是可以充分感受到早年澎湖居民走水路(吼门水道)往来的惊险与不便。




来几张跨海大桥上的蓝天吧!



骑在他们前方,一边解释吼门水道的凶险与旧跨海大桥的遗迹,雪莉姊抓准机会狂拍风景(这大概是三天里她拍风景最多的时刻),冠庆也忍不住拍了几张,此时,我内心着急的是,照这时间看来我们今天最远恐怕只能去到冠庆这趟旅游最想去的地方而已了……


转载请注明源自 每日美剧 www.meirimei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