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中的团结与勇气——敦克尔克奇蹟的历史与精神
诺兰的作品,一向都有烧脑的特性,例如《记忆拼图》(Memento, 2000)、《顶尖对决》(Prestige, 2006),《全面启动》(Inception, 2010),星际效应(Interstellar, 2014)都是著名的烧脑之作。但很妙的是,《敦克尔克大行动》Dunkirk 完全无关烧脑。整部电影的角色简单,故事平实,几乎按照史实,除了陆海空三条时间线互有简单交错之外(比起以往的电影,《敦克尔克》的时空交错显得很单纯),几乎没有让人因为难以理解而皱眉懊恼的地方。于是,这位以烧脑着称的大导演,真要让人烧脑的,反而是另一个问题:到底诺兰想给观众的是什么?
与以往的电影不同,这部电影的观影经验,适合先「暴雷」,也就是说,与其在戏院里被动式地透过剧情里丁点的讯息,才渐渐得知二次大战敦克尔克撤退行动的内容,不如先了解史实,才能透过士兵将军的视野,全心经验战争,体验身处枪林弹雨的无情惊恐。这也是为何《敦克尔克》会是个战争惊悚电影,因为从开场的第一秒到最后一秒,都在灾难与死亡边缘,几乎毫无片刻能有精神上的放松,也没有所谓的高潮起伏,因为从头到尾分分秒秒都紧凑高潮,更没有好莱坞常见的幽默对话或是喜剧放松。
《敦克尔克》是个极为写实的战争实境,真实地在英吉利海峡、多佛、与敦克尔克沙滩上,实境拍摄:海上的驱逐舰(destroyer)是真的,众多小船来自今日的「敦克尔克小船协会」,而空中的战斗机,也都是真实时景拍摄。换句话说,《敦克尔克》剧情中的紧张惊悚,是真实的,都是不容分秒松懈的身历其境,大大迥异于特效后制作的假紧张。因此,如果真想观看这部电影,建议别为了省时与省钱,而窝在电脑的小萤幕,因为掌中萤幕完全无法呈现身历其境的真实感受,纯粹只能理解剧情,但是剧情并不是这部电影的重点,毕竟前面已经提过,先暴雷都不足可惜。甚者,除了要进戏院感受之外,最好还要看IMAX版。
关于二次大战的敦克尔克撤退行动的相关背景,无论是二战开战始末、邱吉尔演讲、德军前线暂停、英吉利海峡、敦克尔克小船精神等等,建议可以先读下面文章,只需一篇彻底大补,无须慢慢爬好多文。
更多文章内容,请见以下:
https://sosreader.com/flimaholic01_dunkirkhistory/
转载请注明源自 每日美剧 www.meirimei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