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参加了《Top Gear》第24季第1集的录影
※本篇里面所有照片都是用手机拍摄,画质奇惨无比请多见谅
最近的我也"跟着进度"开始重温"万恶之源"的《Top Gear》第一季。
看到这一个画面我按下暂停,看了很久很久。
开始看这个节目到今年迈入第九年,身为一个十足脑残粉,那些首播加重播的,这条赛道这座机场这些机棚早已不知看过几百甚至几千次。长久以来好像也没想过可以实际到现场去,或许觉得自己不会有机会到英国,或许这里遥远到超出我的想像,直到有一天,很突然的有了个想法:或许英国也不是真的那么遥远,或许我还是有机会可以走进那个机棚,重点是,或许我可以试试看,于是我尝试着参加抽票活动,公营电视台BBC并不贩售录影入场券,旗下所有节目的门票都需登记抽籤,其中《Top Gear》又是当中最难抽中的节目,每一季总有成千上万想进入那个机棚的民众参加抽籤,据说以每一场观众人数计算,实际参与人数需经过五十年才消化的完,且持续增加中。
一直到杰瑞米挥出他的拳头,第22季节目腰斩,BBC决定不与杰瑞米续约、理查与詹姆斯与他同进退一起到亚马逊开设新节目,我都没有抽中过《Top Gear》的入场券。
我曾经很接近这条赛道,站在跑道头终于可以透过自己的双眼而不是隔着电视萤幕望着那架有着蓝色尾翼的客机时,我告诉自己我一定还会再来,下一次我要以参加节目录影的身份再次回到这里。那是在杰瑞米挥出拳头的一个月前,那天之后一切有如搭上云霄飞车的骤变,接着是这个机场将被都更的消息,我以为我不会再有机会更靠近那里,就像是个永远无法完成的遗憾。
虽然BBC继续了这个节目,推出全新模式与全新主持阵容,我心中《Top Gear》早在2015年11月29日最后一场live后就已经结束。不可否认的,这个节目教会了我很多事,我因为这个节目学英文,最后也因为这个节目来到英国,这个节目改变了我的一生,我将永远对这个节目持有特殊的情感。
于是当第24季节目开放登记抽票时,我在火车上阅读到这个消息,那是我刚到伦敦的第一天晚上,我想:何不试试呢?
对于第24季节目会是什么样子,我是一点头绪都没有。自从克里斯伊凡退出节目后,我就没有再注意过他们的任何消息。我不喜欢克里斯伊凡的主持风格,我也不喜欢第23季节目的整体风格,我可以感受到他是真心希望把这个节目做大、做成功,但很遗憾的他失败了,这让我对他的退出感到遗憾,因为他的努力与他真正爱车的心。
这次录影结束后,有位好心的机场工作人员开车载我到火车站,沿路我们聊了一些关于克里斯伊凡与第23季节目失败的原因。他说,BBC有他们的前提,BBC有自己想做的东西于是限制住了节目发展,而克里斯伊凡虽是个出色的广播节目主持人,并不代表就能将电视节目做好,他爱车、他是真正的车迷且拥有许多名车,但有钱买车与懂车且可以介绍车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到最后只能模仿杰瑞米,但他的内在没有料,所以用大声来表现。于是整个节目都是他的喊声。
我完全同意。
不过少了他的节目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其实长久以来,我看《Top Gear》从来不是因为车,是因为人,因为我是理查哈蒙德与詹姆斯梅的铁粉,因为喜欢这三个人处在一起时的互动;我并不是车迷,其实对车也不甚了解,扣除掉人的这一块,这个节目对我就没有吸引力了。我不喜欢克里斯伊凡、对马特勒布朗无感,这应该是最让我看不下第23季节目的主因。但第24季呢?少了克里斯伊凡,持续对马特勒布朗无感,加上另外两位主持人后的新阵容,自从看了几篇中肯又专业的评论后,克里斯哈里斯成了我在车评界的新偶像,但我其实还没看过他的演出也没看过他的影片,只是对于他接下《Top Gear》的主持棒感到失望,还有罗瑞里德,我根本不知道他是谁。
经过悲惨的第23季之后,第24季的第二支预告带来了些希望,那是有点愚蠢的,如中学男生间的胡闹,那正是曾经吸引住我们的《Top Gear》的风格,让我决定给第24季节目一个机会,或许,只是或许,就像三人时期的《Top Gear》在第二季找到了方向,这次改版后的第二季也有了他们自己的出路。
话虽如此,大体上对于《Top Gear》我还是不期不待的,我没有期待他真的会改变我对这个节目的评价从此成了忠实观众,毕竟对我而言主持人是谁才是重点,也不是真的期待这个节目会变得多好看,毕竟也不关我的事,所以带着这层预设,当有天打开信箱发现第24季第1集节目的电子票就在里面时,我望着萤幕想了好久好久,心里感受无比复杂。
曾经是我梦寐以求的票,在这个时机里,我在圆一个人事已非的梦。
参加录影前,我们必须要自行把票印出。
票面上有基本资料,像是申请人姓名、张数,录影日期与地点,大门会在下午一点开启、下午一点半关闭,还有密密麻麻的注意事项,像是强烈建议开车前往、卫星导航该如何设置,严禁携带任何随身物品进入摄影棚,并无设置衣帽间,录影预计所需时间,场内禁止拍照,进入机场后将车停在停车场然后搭接驳车到摄影棚与穿着建议等等。
这对我来说有着非常大的问题:我没有车,也没有办法遵守规定事项中将所有随身物品留在车内这点。我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轻装,注意事项中标明我们将会待在户外一段时间,我选择穿着轻便再披上大衣,带一个只够装入行动电源与确认身分用护照及居留卡的小包包,将银行卡与牡蛎卡插入手机壳里,口袋里放入一张10镑钞票作为无法使用银行卡、如公车票时的用途。没有任何空间给相机,这也是为什么这天所有照片都是以手机拍摄的原因。
从我家到机场大门搭乘大众运输工具预计得花上两个多小时,先搭地铁到火车站,搭火车到离机场最近的公车站、途中需转一班车,搭公车翻越一座丘陵,最后再走一小段路。
算起来真的不远,第一段火车只有两站十分钟车程,第二段也只要三站三十五分钟车程,公车站离火车站很近,走过去就好,花半小时翻过丘陵,最后那一小段路甚至只需步行五分钟,但有了先前多灾多难的经验,心中对过程是非常不安的。我很害怕这一路上又会麻烦不断,很害怕到最后我根本到不了赛道,事前在地图上确认了好几次,机场下午一点开放,那我提早预订到达的时间在十二点,如果有任何差错至少还有缓冲时间,我又提早了出门,沿路想着如果真到不了怎么办?反正是我已经没有爱了的新版《Top Gear》,到不了就算了,但越是这样告诉自己,好像越是在意了。
我穿上詹姆斯风格的条纹衣(照片有色差),还有与理查相同的首饰、其实围着向理查致敬的围巾,表示对前《Top Gear》的致敬,出发去圆这个人事已非的梦。
股沟地图推荐我在早上九点半出门,受先前心理阴影面积的影响,心想早到早放心的,我在八点半就踏出我家大门,先搭地铁来到District线终点站Richmond火车站。
天气不算冷但风大,风很冰且更糟糕的是这天是个大阴天,持续飘着雨。手机里的BBC气象APP显示赛道位置的天气只是阴天,只要不要下雨就一切都好,希望不要下雨。
太过自信"提早到车站就可以搭更早班次车"的后果就是这段期间完全没有车,我还是得等到原先股沟建议搭乘的那班。悠閒的买了到Farncombe车站的单程车票,或许回程会想从Guildford回来,喔、让我有着众多回忆的Guildford;悠閒的将车站里的商店全逛过一遍后,我仍还有近一小时的空档,这时出现了该在月台吹冷风等待还是到车站外逛逛的选项。
最后我走出车站,雨又更大了些,英国的商店营业时间较台湾晚,本以为早上九点没几间店有开,没想到几乎都已经开始营业。第一站我到了超市,考虑到接下来可能整天都没东西吃,如果连水都没得喝,我大概会死掉,以这样的心情买了一小瓶矿泉水,可以放进大衣口袋的尺寸,由于摄影棚规定,做好随时必须将他丢弃的心理准备。又逛了附近的家饰店与文具店,没有找到我想找的东西,到火车发车前十分钟回到月台,往第一个转车车站Clapham Junction车站前进。
全英国最繁忙的车站,在这之前我并没有听说过。但实际处在里头后似乎完全可以理解。
这里有很多月台,各自都还有段距离,转车可使用时间并长,光移动到下一个月台上就得花上大半时间。移动还不是最困难的,在开始移动之前,光要找到你的下一个月台是哪一个就不是件简单事;这里车班多、路线复杂,连接各月台的大空桥上有五块液晶看板依字母顺序列出每班车的终点站与开车时间,包括途经的站,密密麻麻的资讯光要理解就要先花上好一段时间。
说这里是全英国最繁忙的车站果然名不虚传,放眼望去是真的一点都不夸张完全看不到尽头的月台们,列车班次密集几乎找不到空档,乘客们来来去去,四周没有閒下来的一刻。
带着其实很害怕站错月台坐错车的心情,终于搭上祈祷一定要是正确的列车,上面乘客不算多,我还能很轻易找到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发呆。外头天气看起来没有任何想放晴的意思,想着只要不下雨一切都好。我的随身小包里连把折伞都放不进去。
火车在Guildford站稍停,曾经给我许多回忆的Guildford站,不知道现在成了什么样子了?
常常我很想念这里,总想着希望有天能再回来这里看看、好好的仔细的看这个小城镇,而非只是往另一个目标的过境而已。曾经那个让我吃足苦头又无比满足的星期三,我的苦难是从这里开始也是在这里结束,人性就是如此奇妙,回过头来对于当下的痛苦竟自行修正为甜,会怀念,会想在未来用截然不同的心境再次回味。
那就是我在列车上看着Guildford的站牌时的心态,思考着录影结束后反正不赶时间,从这里回去吧。
下一站就是此行的铁路终点站Farncombe,让我心里阴影最深的地方。
这里仍与我记忆中一模一样,小小的只有两侧月台的无人车站,不同的是这次与我一起下车的人比上回多了很多,月台上还有等车的人,不像我记忆中空旷的样子。
立在车站大门的南方铁路图依旧,只是退色的许多,有几条线甚至已经看不到了,在这幅图前我还是与上次一样的想法,这里离海好近、真想直接坐到海边。
公车站在火车站出站后往前直走到圆环,选择左侧出口没多远就能见到,一座教堂门前。
就是这里,我曾经独自在寒风中等了四十五分钟的候车小亭,唯一会停靠这站的公车,曾经把我在市区里丢包。
这一次,我将搭乘的是与上一次同样时间的车。
先前的经验让我非常害怕,我想那已经转化成了一种创伤,对于要搭同一时间的同一班公车,害怕会不会再像上次那样一波三折,会不会又会失败,会不会我注定无法到达赛道、只是困在与过去一样的轮回中又要再体验一次挫折?
上次在过程中的痛苦完全不想再体会一次,而且不同于上一次我还对这个节目有着满满的热情,这次我还剩下什么?这让我真的很害怕。
与上次不同的,这次并不只有我一人,随着时间接近等车的人越来越多,各个年龄层都有。大家聚集在小小的候车亭里,几位长辈互相问候,天上开始飘起小雨,风还是很大很冰。
公车误点了,我焦急地盯着手表,已经超过时刻表时间好一阵子路的一端依然空旷。这让我更加担心起来,会不会车早在我到达候车亭前就开走?如果真的没有公车可以搭该怎么办?如果当下只有我一个人,一定会惊慌到疯掉,幸好候车亭里还有其他同样在等车的人,他们的存在给了我一点信心,这班车还没走,这班车应该还会来。
终于远远道路一端的圆环转出了公车的车顶,候车亭的人们开始动作,我松了一口气同时迎接另一个紧张,上一次的一切就是在这班公车上出错,只是与上次不同的,这次的我已经知道该怎么唸出站牌名称、应该是能唸的出正确的发音,为了以防司机听不懂我说什么,来到候车亭的第一件是我先拿手机拍了时刻表,如果他听不懂,我就拿手机上的照片直接指站名给他。
这样应该没问题了吧?!
我跟着队伍上车,将手机开启那张照片在手里握的紧紧的。司机是位很亲切的大叔,马上听懂了我说的站名,给了钱拿了票,现在的车票跟那时的型态完全不同了,我在中后方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或许这次真的没问题了吧?!
公车开动,走了一小段路后来到市区,我记得这里,经过了上一次我被丢下的那一站,其实只是短短十五分钟的路程而已。这次我没下车,看着窗外那天我无助的在街上走动时同样景色,这次我在公车上继续往前走,我想是没问题了。
沿路的风景是好美的英国乡村景色,有好美的运河、有船,还有辽阔的丘陵与围绕在周边的树林,穿插在其中的屋舍,如果住在这里每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应该是件蛮幸福的事。
然后公车开始爬坡,进入隔着市区与机场的那座小丘陵范围,我盘算着如果回程没有合适的公车班次,因为已参加完录影、没有赶时间的问题,或许可以考虑散步回市区,带着这样的想法边观察这段路,发现这里完全不是可以让行人步行的路,整段都是狭窄的双线道,柏油路旁边除了大约只有三十公分的泥泞外,没了,没有任何可以让行人行走的空间,让我只能打消这个念头,不管班次时间有多烂,也只能等待了。
终于,我们出了这片丘陵,直直往前的来到那个我最终目的的T字路口,公车路线会往右继续行,往左则会到机场大门。我按下下车铃后,司机喊了声我是要在这个路口下车还是到公车站,在我喊出"在这里就可以了"之后好一阵子,才发现如果没有预先知道回程的公车站在哪与先看过回程时刻表是件很危险的事。但管他的。
只要往前走,就可以来到大门,我曾经梦寐以求的地方,我做到了。
赛道大门跟我上次来时完全不一样了。
上一次的大门是这个样子,有看起来就非常有这么回是的安检站,有一脸凶神恶煞的安全人员,有大大的禁止拍照的标示,但这次的大门看起来正在施工,空旷的什么都没有。
票面上的入场须知显示大门开启是下午一点,这个时间才刚到十二点,有两位工作人员拦下每辆车问话再放行,我不确定他们是不是都是参与录影的观众或是其他要到机场的人员,站在大门边观察了一下,确定看到几辆车内的人手上拿的是录影门票后,才踏进去。
这个上次我怎么都没办法进入的大门。我进来了。
其中一位工作人员见了我很惊讶。
「你的车呢?」她问。
「呃、我没有车。」虽然票面上的须知"建议"大家自行驾车前往,但对于英国路况与交通规则不熟悉,加上从伦敦到这里路程并不算短,租车这个选项从一开始就不在我考虑的范围内。
「好吧,没关系。」她看看我又看看手中一叠该发放给每一辆入场车辆的资料显得有些犹豫。「算了,总之你就拿着吧。」拿了两张递给我后,指向道路通往的方向,说:「你沿着这条路一直走,到底后左转,那里会有其他人告诉你该往哪里去。」最后叮咛我小心车。
那两张纸分别是放在挡风玻璃上的停车证,与进入机场后的须知。
向她道谢之后, 我将两张纸与票一起拿在手上,终于正式踏上这条路,梦想了好久好久、不只一次幻想到底是什么模样的路。
里面好大好辽阔,我走在柏油路与草地的分隔线上,不时有其他车辆从我身后呼啸而过。
来到这条路路底的T字口,是另一位工作人员。
「你的车坏掉了吗?」
「我没有车...」
「没关系,你往前走,跟着这些车的方向,有没有看到那里有其他工作人员?去找他们,他们会告诉你要去哪里。」他指着另一侧一条车龙。
「我需要排队吗?」
「你不用排队,你不是车。」他笑着回答我。
车龙弯进最后一个检查站时的转角又有一位工作人员,我有些不安的越过那些正在排队的车,让他看了我手上的停车证。
「嗨、我没有车。」经过前面两次经验,我已经知道该怎么开启对话。」
「没关系,你看到那些人了吗?过去找他们就可以了。」他指着站在车龙底的一群工作人员,想必那里就是正式验票的地方。
大门入口只要秀出票就能进入,接着两位工作人员什么都没确认只是指引方向,到这里,总算该是票面上入场须知说的"出示证件由现场工作人员确认身分是否与票面名称符合"的关卡了吧?我来时非常担心,因为票面上把我的姓的S拼成了Z,虽然读音相同,毕竟还是跟我护照上的拼音不同,祈祷他们不会看那么仔细的发现,边在心中练习如果被问起时该怎么回应。
我越过车龙直直的走向他们,其中一位看起来是这区域老大的工作人员来到我面前。
「你是走路来的?」
我点点头,拿出我的票给他。他拿出机器扫了上面的条码,然后就没了。没有身分确认、没有任何问话,他向其他工作人员喊着我拿的是一般票后来了另一个工作人员,撕下一条手圈给我要我自己戴上,同时给了我一张题目卷,说如果我想参加问答,把答案填完后写上名字,指向旁边一块已经有许多人在等待的空地,要我待在那里,可以移动时会通知。
就这样,整个过程大概不到一分钟。
空地上有流动厕所与贩卖热狗、汉堡与热饮的餐车,往里则是观众停车场。明明当时抽票规则写到为了让画面看起来平均,票将会平均分配观众性别,但说真的,放眼望去男性观众的比例仍是压倒性的多数。
天上持续飘着雨,连一点要停止的迹象都没有,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机场的空旷,这里的风特别大又特别冷。
然后有整整一小时的时间,我都站在空地边缘,看着这座机场,看着柏油路,看着远方那架已经不知道在电视上看了多少次的客机与他蓝色的尾翼,还有旁边另一架后来才出现的小飞机;我看着那一排机棚,曾经是我梦想的地方,而我现在竟然真的站在这里。
我花了两年的时间,从跑道头远远看着这些,到这个当下真正站在其中。再等一下,我就可以进入那个在我心中如圣地般的机库,在电视上看过在照片上看过,或许在我心中并不是真正相信有一天会真的有办法进入其中的机库。
两年可以改变很多事,像是让一个节目人事已非,我正在圆一个人事已非的梦,除了这座几场外什么都不一样了,那我还对这里有什么眷恋吗?好像这就只是个很单纯的梦想,一个被列入人生结束前该做的事项之一,只是这件事,当我完成了之后,就可以真正放下、往前走了。
不得不说的,《Top Gear》这个节目真的改变了我的人生。因为这个节目,我从完全不知道英国是什么而开始对英国有兴趣、开始喜欢英国、开始学英文,后来开始在英国生活,要不是这个节目,我的人生一定会完全不一样,我想这是我对这个节目有着绝对特殊情感的主要原因,就算这个节目到此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就算我并不喜欢新的风貌且为他们难过,仍无法改变她在我心中永远特别的地位。
所以我必须要来这里,就算迟到了两年,从现在起,一切都是未知的了。
雨又更大了些,工作人员搬了一箱轻便雨衣过来,我已经披上大衣的帽子,觉得这个雨势还在可以忍受的范围,但考虑到回程如果真的没有公车又下雨会是件很糟糕的事,我还是领了一个作备用。
时间来到票面上显示开门的下午一点,空地上已经聚集非常多观众,排队的车龙也只有越来越长的趋势。我站在空地边的转角上,就是往停车场的方向,看着那些车宛如参与了一场小型车展:有捷豹、有野马、有大量保时捷,甚至还看到几台法拉利。
道路另一侧,负责接送观众的三台接驳车早已等待许久,那排写着"BBC Top Gear"的灯号怎么看都特别耀眼。
票面上的入场须知有提到,大家的车辆将统一停在停车场后搭乘接驳车到摄影棚,当我第一次到这里时,门口工作人员跟我说进入大门后还要再经过七公里路程才会到赛道,但那排机棚与那两架飞机不就在草地另一端而已吗?这时的我对那些距离还是一点概念都没有。
时间是一点十分,接近入场须知标示的大门关闭时间,我觉得有点饿,考虑到接下来不知道多久之后才能进食,考虑着到餐车买点东西。
蛋捲看起来不错。汉堡好像也是个好选择。
但这个价格与考虑到我身上总共只有十镑、刚刚已经在公车上花了近四镑,还有回程的车钱,还是喝水就好了。
雨已经是可以将人淋湿的程度,工作人员又出来发了一次轻便雨衣,远方赛到上可以见到这一季开始的全新明星车TOYOTA GT86正在奔驰,轮胎尖叫声没有停止过。
看看手表,已经一点半了,验票区开始将还在排队的车辆引导离开。没有人来告诉我们接下来该如何,大家都很茫然,吹着很冷很大的风边淋着雨,整个空地区被不安与焦躁的气氛罩住。
不时有人过去询问工作人员到底什么时候可以离开这里,他们只是告知因为明星开车的单元还录不完、我们也只有继续等待,没有人知道确切的时间。
两点,一位工作人员拿着大声公过来,先是对大家的等待道歉,说明因为明星开车单元的录影超出时间、仍要继续等待,我们将会再两点半离开,建议大家先回到车上,那里比较温暖,至少不用淋雨。空地上的人们一下子散去,餐车前排起了长长队伍。我还是站在空地边缘没有地方去,身侧一位贵妇打扮的太太正与工作人员讨价还价是不是能将雨伞带进摄影棚。
我拦下了在验票区帮我扫票的那位工作人员,因为他知道我是走路来的,似乎我是会场里唯一一个走路进来的人,也是唯一一个亚洲人,态度非常有礼貌的向他询问,我知道规定摄影棚内无法带入任何随身物品,但我没有车、我没有地方可以放置我的小包包,然后我让他看了那个我小到不行包包,用几乎恳求的语气问,这是我唯一的随身物品了、我可以带着他吗?
他只是简单的回应我会帮我请示上级、应该是无法,但他会帮我请示。其实如果真的不行该怎么办我也不知道?难道就让我离开不能参加录影吗?
只是后续比我想像中的要顺利很多,他带了另一位层级更高的工作人员过来,直接对我说,进摄影棚前会有一道安检,我不用跟他们说太多,只要说我是搭计程车过来的、没有自己的车可以放随身物品,然后将我的小包包交给他们,他们会帮我放在办公室,录影结束后再去领回就好。这样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吗?最后他还再向我确认一次。
最后一段并没有让我们真的等太久,我在两点二十分搭上接驳车,顺位还算前面。如果想参加问答活动,在这时候将答案纸交给随车工作人员,那些问题我从拿到时全部读过一遍,想着谁知道啊?就直接收起来了。
大大的双层巴士绕着机场外围走,穿过一架摆在另一侧的摆设老战机,经过在节目中出现过好几次的进入赛道大门,进入机棚区后,我真的可以理解那个七公里是怎么回事,摄影棚并不是在我们在节目中看到的赛道边那些机棚,而是更深入的,更需在复杂的小路上绕来绕去的,最后车子停住,大家争先恐后的下车,跟着前面的人走,心想着终于要进入摄影棚了。
才不是。
队伍又停住了,所有人塞在这里没人知道到底在等待什么。雨势还是不小,至少旁边有流动厕所,工作人员又出现发轻便雨衣。规定上禁止携带任何随身物品进入摄影棚,包括手机与相机,我小心地把手机藏进身后的口袋中,祈祷可以这样无事进入。
或许是在排安检,听见身后有人说接驳车要将所有观众都载过来后才一起放人进去。等着等着,突然队伍开始往前移动,我边走边觉得紧张,终于我就要完成这个梦想了!
才没几公尺,路边有个垃圾子车,旁边工作人员引导将使用过的轻便雨衣丢入。我犹豫了一下是不是要在这里放弃我的水?但会许安检工作人员可以将我的水一并保管?!于是我继续跟着队伍往前移动。
就在我前面四个人的地方,队伍被拦下来,原来是分批放人,或许是这样对安检来说比较方便。等到我们终于可以进入时,我与身边的观众们一起大步跑向前,看到的是摄影棚外那个已经透过萤幕看过好几次的空地,三个男孩们曾在那里测试他们的耕耘机、他们在那里录了好几段节目花絮,还有停放节目上使用到的车的地方,当然最重要的还有传说中的Top Gear办公室。
然后我就这么直直地走进摄影棚里了。
没有安检、没有查票,只有进入大门前被要求出示手圈。除了这段短短的路上有位工作人员看了我一眼说"喔、你带着包包"外,没有任何人拦下我问我关于包包的事,我就这么直直地走进去,进入我的梦想里面,心里的激动是怎么都无法形容出来的。
就是这个机棚,产出了改变我一生的节目,曾经在这里发生了好多好多事,在这里有过各种可能性。曾经,我深爱的三个主持人就在这里,人事已非的现在,我也来了。
机棚比我想像中的还要小很多,布置非常现代化、很摩登的感觉。已经找不到我熟悉的工业风影子。后来回家又看了一次上一季节目,发现这一季的摄影棚布置完全不同,还有风格上,第一眼就能看出BBC想要彻底改造这个节目的决心。
大门进入后面对的是圆形的主持人区在偏内侧的位置,后方墙上有大大的灯箱写着Top Gear,三台会在这次录影中使用的车在大门进入后的左右两侧,主持人区旁两侧墙上各有一座萤幕,上面是我们熟悉的黑底白字Top Gear,还有The Stig挂轴,从上一季开始风格立体许多的挂轴,共有两幅挂在机棚的对角处,沿着墙面搭起的高架上放了四台红色跑车。
入场的观众可自行选择喜欢的位置,但仍被手圈的颜色分区域。我选了主持人区后方可以看见萤幕的位置站定,把包包藏在大衣底下,沉溺在对这座摄影棚的崇拜当中,看见好多观众拿出手机拍照,不管是拍车拍场景还是自拍都有。规定上不是禁止拍照也禁止带手机吗?果然失控的英国人才不管那些。趁着难得的机会,我也拿出手机拍了几张摄影棚内的照片,就在我刚跟The Stig挂轴自拍完后,有工作人员出声宣导禁止拍照,但只是宣导、并无要求删除照片,接下来一直到录影结束,只要有空档间还是有为数众多的观众拍个不停。
我也不知道究竟在里面等了多久,过程中我的视线一直无法从摄影机上的提词机移开,上面第一句写着『MATT: Hello and welcome to Top Gear.』,那是杰瑞米的台词,是每次一开始杰瑞米都会说的话,现在却成了马特的台词,心里有一块抗拒着,我不喜欢这样。终于观众全部入场、机棚大门关闭,看到那面在花絮中看过好多次的画有节目标志的大门,心里又是一阵激动。
这时有位工作人员拿着麦克风现身,熟练的将观众的气氛带起,很迅速的说明了摄影棚配置与规则。同一时间,节目导播开始调整观众的位置、摄影师开始确认摄影机位置,现场情况是麦克风工作人员一边跟大家閒聊,当导播给他指示时他指挥观众该怎么站,用非常诙谐的方式。
一开始,所有站在摄影棚最内侧Top Gear灯箱前的观众通通要往两侧退,不可以挡住这排字。「老兄,你站的太出来挡住T了,这样子我们变成op gear。」他是这么说的。
不像之前节目里观众是直接站在主持人区的圈圈边,这次大家通通要往后退,退出一层空间来;站在三辆车前的观众要往后移、将车露出来,「退啊!你还在等什么?各位,这就是英国的效率。」,当没有人有动作的时候,他是这么说的。为了让画面看起来平均,会有工作人员出来调整第一排观众的性别,身为绝对少数的女性,有特权可以站在第一排。最后将后方一个挑高空间站满、留出主持人通道,就可以等待开始了。
但离现场准备工作还有一段时间,麦克风工作人员仍持续跟大家互动,像是他问了现场有没有来自其他国家的观众,有人喊了纽西兰,接着有人喊了澳洲,询问是不是特地为了参加节目来英国,他们都说不是。机会难得,我喊了台湾,旁边还有人拍手。
「台湾?干的好!你是特地为这个节目来的吗?」
「对啊。」
「哇!你真的那么喜欢这个节目?」
「我看这个节目看了快十年了。」
「你看这个节目看了快十年了。我很遗憾这个节目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全场都笑了。
跟每一次录影一样,大家要练习欢呼,有拍手加尖叫的、有纯欢呼就好,当然也有只要热情拍手,如果观众表现的不如预期,也是会NG重来。过程中我一直想起早期节目的一次酷车墙单元,当杰瑞米喊出「现在开始进行酷车墙!」时观众的一阵沉默,那是我心中特爱的NG片段之一。
接着主持人进场,麦克风工作人员为大家介绍他们三人,他们在主持人区跟大家致意。这个画面给我感觉很冲突,从预告上已经看过的三位新主持人就在我面前不远处,这里是《Top Gear》、终于要开始录影,但主持人却不是我熟悉的三个人。
我在圆一个人事已非的梦。这句话又再次出现在我脑中。
主持人进场后录影很快就开始。导播先带着大家练习几次开场的程序,谁会先说什么话而观众要在哪句话的哪个时机做怎么样的欢呼反应,然后就是正式录影。
导播指示下开场音乐,《Top Gear》主题曲『Jessica』从好几年前成了我的手机铃声,加上看了不知千百遍的节目,这个大概是我听过最多次的音乐,但相信我,如果有天你站在《Top Gear》的摄影棚里,听到这个明明你已经熟悉到不行的旋律从身后的音响放出,配合重低音的节拍震在地板上,那会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触,那是一种非常非常激动,激动到红了眼眶的心情。
我终于来了,为什么我迟了两年才有机会来,如果现在这个当下主持人还是他们三人,我的心情会不会又截然不同?那是个好复杂好复杂的感触。
跟着其他观众一起欢呼,我站的位置看不到站在走道区录制拍场的主持人们,其实也听不太到他们说话,只能走到区的观众欢呼了,我们后面区的也跟着一起。导播对观众的反应不满意,决定重新再录一次,马特细心的注意到或许是主持人音量的问题,询问大家是不是都能清楚的听到他们说话、是不是再大声一点会比较好?后方区几个观众回应大声一点比较好后,他们现场调了音量后开始第二次开场。
他们回来了、欢呼,这次同样带来酷炫的跑车、欢呼,然后马特说:欣赏一段接下来七周的节目片段。
摄影棚灯暗,两侧萤幕上播放影片,三位主持人移动到主持人区坐定。我不断告诉自己都来看录影了应该要好好把心思放在摄影棚里的事、那是在电视上无法看到的,但就算如此,我的眼睛却移不开萤幕,那是一段多么让人期待的精彩影片,接着有个深刻的感触浮现:Top Gear回来了!
整个录影流程完全与节目播出顺序相同,进影片后就灯暗播影片,影片结束前导播会倒数、观众要在他数到一时欢呼,如果有任何状况就从影片结束前三十秒起再重来一次,期间主持人会与观众们一起看影片,从他们的反应感觉起来好像并没有事先看过剪辑完成的部分;我曾怀疑过参加录影是不是会真的播放完整影片,毕竟现场录影重的是棚内部分,如果完整播出早就录好剪辑好的影片不是有点浪费时间吗?但我们再现场的确是从头到尾看完了完整影片,或许这是给来参加录影观众抢先看到节目内容的福利?!
只不过参与完现场录影,好像关于电视的魔法就消失了,当你知道一切聪明的、有趣的、像是即兴的台词通通都是从剧本来,提词机上连哪个字要唸错、哪里要停顿都标示的清清楚楚时,魔法好像就消失了。过程中我总会忍不住想,以前在节目上我们看到的符合他们萤幕形象的对话终究只是剧本吗?我们喜欢的终究只是多次开会讨论之后的他们吗?然后看着等待过程中主持人间的互相打闹,突然好想念杰瑞米、理查与詹姆斯。
导播会依照各个录制区块不同而调整观众位置,通常是从影片开始播放后同时进行。如果这个段落没有影片,就会出现等待空档,这时候麦克风工作人员就会出现对大家讲大量起司笑话,还有些有趣的互动。
录影也不是一口气全部录完,有中场休息时间,大概也是在节目播出一半时的位置,麦克风工作人员会出现宣布休息时间,以及想参加下一段《Extra Gear》录影的方式,接着大家等待大门开启,就可以到对面的小机棚享用点心跟咖啡。「大门竟然为你们开启,你们这些幸运的家伙。」
长时间站立后,跨开脚步发现脚已经站到麻了。
等我好不容易走出机棚,外面空地上已经满满都是人,排点心的观众看不到尽头,外面仍是飘着雨,我走了一圈后又回到摄影棚内,看到一位摄影师穿着《The Grand Tour》的衣服,平时看这个标题看得很习惯,猛然一看没发现什么问题,过了一下才意识到这里是《Top Gear》的地盘,难道这是什么宣示吗?!
摄影棚内大家仍是拍照看车的不断,主持人区的台子边缘成了大家可以坐下的地方,直到开始录影前才有工作人员前来清场。待观众们全部回到场上,导播与麦克风工作人员来到中央,导播指着墙上整个被遮住的Top Gear灯箱,「吼、我是怎么跟你们说的?退!」开始下半场位置调整。
接着在下半场录影开时前,先进行了个小活动,是关于先前那一份问答题,共有两个人全部答对,答对的人可以得到"装在Top Gear袋子里的Top Gear书",其实就是个印有Top Gear的黑底白字塑胶袋,里面装着这本书:
然后是问答时间,如果说了好笑的起司笑话就能得到《Top Gear》的DVD,「得到DVD你就不需要再看Dave了!(注:Top Gear在Dave台重播)」作为奖品的DVD可以由得奖观众挑选自己喜欢的,有好几份前三人时代的与一份上一季节目的,所有人都选择前三人时代的,直到最后一位得奖者没得选择才收下上一季的,好像有些哀伤。
电视播出最终版本里摄影棚内的时间大概只佔全部的三分之一,但录制过程中也是很辛苦的,同一个段落要不断因为各种原因重来,一句台词要一次录好几种不同的情绪与表达方式,就连整集节目录完后,仍因为导演对某些部分不满意而补录了先前的段落;一些明明已经知道的,像是本集来宾是谁与他跑出的圈数时间多少,要使用强大的演技一次一次演出期待未知与兴奋感。像是来宾出场的地方就录了两次、报出圈数十间的地方甚至录了四次,一开始我真的觉得马特太不如杰瑞米,身为这次节目的主角,他没有杰瑞米可以压倒全场的气场,他是演员,明显感觉得出来他是依着剧本表现,所以看着他时让我有些失望,但报出的那四次的圈数,他明显进步了,能把这个工作从第一回很平淡无奇的诉说到第四次抓到如何吊人胃口的语调,或许他真的没有那么糟,或许我真的可以期待接下来的他。
还有克里斯跟罗瑞,不得不说我喜欢他们,他们有自身的对观众的吸引力,不像马特是个演员,他们是主持人,而且知道怎么抓住观众的心。他们之间的互动好可爱,在等待过程中的閒聊也很可爱,他们展现出不像是演出的真实的一面,虽然一切都还是建立于剧本上,但它们的表现真的很不错。
一开始看着他们三个人,我得到的感受是非常冲突的:在我眼前有三位大叔,挺着他们的肚子,尽其所能的胡闹有如青少年男孩在学校里的作为。对,我知道这就是所谓的"Top Gear风格",他们正在忠实呈现那一些,但还是觉得好冲突。只是思路一转,曾经吸引我们全部目光的三个永远长不大的男孩不也是用同样的方式在进行这个节目吗?为什么我接受并喜欢他们,就觉得对现在的三人感到冲突呢?
第三支预告发布后,我读到一篇评论写道,他已不在乎杰瑞米、理查与詹姆斯是不是在这个节目里,只希望这个节目可以好好娱乐他,最后祝他们好运。对啊,我们需要在乎吗?《The Grand Tour》第一季得到不错的评价而且第二季已经开始制作,《Top Gear》到底有没有他们根本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有:这个节目好看吗?
节目的前三分之一,我还想着如果这样的节目内容是由三个男孩们来参与该有多好,后来,我完全被新的他们给吸引住了,我跟着身旁观众一起随着影片发出惊叹与爆笑,情绪跟着他们的行动起伏,最后发现,我喜欢这个节目,我真的好喜欢这个节目。这个节目很精彩,BBC太厉害,虽然整体还是有许多不通顺的地方、主持人间的默契也要再磨练,他们三人都不像杰瑞米、理查与詹姆斯般拥有自己的气场可以独霸全局,现阶段仍须通力合作甚至加上来宾一起,但BBC只用一季的失败就将节目拉回如此水准,未来会如何发展,身为观众的我非常期待,身为《The Grand Tour》铁粉的我非常为他们担心。
因为《Top Gear》真的回来了,带着BBC的强大资源,如果光以节目内容,我觉得比《The Grand Tour》更好看。
一直到现在,节目播出之前,还是有许多网友抱持着完全不看好新《Top Gear》的态度在每一条新消息下留下酸言酸语,我曾见一位网友写到:「我真搞不懂那些到现在还在抱怨的人是怎么回是?你们有两个节目可以看了耶!」这也是当《Top Gear》改组后许多我接收到的意见,可惜上一季节目失败了,《The Grand Tour》也有不少小瑕疵,但现在这个当下,全新一季《Top Gear》将要播出、下一季《The Grand Tour》也开始制作并宣布了播出日期,当马特最后向镜头说了再见后,未来好像蛮让人期待的!
录影结束后,本希望能有机会与克里斯说上话,我好想跟她说我真的很喜欢他的车评,但到处都没看到他,倒是罗瑞在主持人区附近走动,于是我上前过去。
「谢谢你们带来这么精彩的节目。」
「你喜欢吗?」
「我很喜欢!」
真的,我好喜欢这个节目。
转载请注明源自 每日美剧 www.meirimei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