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认知心理学 ] 群体思维:焦虑

蔡 玮 发布于 2019-08-28
[阅读。认知心理学 ] 群体思维:焦虑

「群体思维的主要成因是焦虑」

摘录、注释/蔡玮

n+1
『在一个有关公共政策团体做决定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人际间的影响很重要。团体里的成员经常用策略去影响其他的成员。最常被使用且最有影响力的策略是激励和理性的诉求。但是团体决策有一些缺点,...被研究最多的是群体思维。群体思维是一个具有不成熟决策特征的现象,一般是由于团体中成员试着避免冲突而造成的(Janis,1971)。群体思维经常造成避开非传统想法的次佳决定。群体思维的主要成因是焦虑。当团体成员焦虑时,他们较不可能去探索新的选择,也比较会试着去避免进一步的冲突。』页560-561,认知心理学,Robert J,Sternberg着,李玉琇、蒋文祁翻译,台北市,新加坡商圣智学习,2010年。
———————————————————————

A
n+1摘录内容,可改写如下:
1.团体决策最常被研究的是群体思维—作为缺失现象的项目。
2.群体思维的背景是团体里的成员企图发挥人际影响力。
3.其中最有效的是诉诸理性与激励。
4.群体思维诞生自集体焦虑。
5.群体思维又是因为成员将避免冲突放在首要位置。
5.1这时群体较不可能探索新的选择。
5.2这经常导致避开非传统想法的次佳方案—倾向保守决策。
B
1.能够这样说吗?大国继承的政治决策遗产总是鼓励群体焦虑吗—比如「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心态被认为是爱国的表现。
2.群体焦虑不利于团体决策,容易导致群体思维—害怕内部冲突、思想保守、停止探索新的选择—伤害决策品质与有效性,如上所述。
3.源自 1的政治决策文化遗产构成特定的决策前的心向,在某些时刻鼓励有早忧倾向的个人先于群众焦虑发生之前欲做谋画。
4.这本属于个人资源做成的谋画或应变步骤,有时可能基于实际的状况,多数时刻则可能根据结构不佳的假命题,如果是后者就无决策的有效性可言。
5.「天下忧」不过是一种笼统的问题陈述,对于有上述心向的人可能变得十分具体,尽管事实证据未必支持。
5.1单生政策、集体农场、全民增产等属于这类「早熟」或「思患未然」的决策,其中先发制人的政治整肃又是东方大国中央最独特的一种发明。
5.2这些昨日的历史事件,呈现的是一连串决策失误的后续效应:阻碍人口红利、退休基金提早破产、大饥荒、社会无端动员所造成的资源与人力的浪费,以及替造神运动创造舞台,原本的团体决策一下变成一言堂式高风险的独裁决策等。
5.3这些「忧民忧国」的早发爱国情操,并没有脱离群众思维的一些主要特征—保守、封闭、停止接受新的讯息等。
5.4其中一个群众思维所没有的特征—大国今日最独特的发明—是,夸大社会与主权的危机以合理化无所不在的总体战社会动员:比如要全民配合在全球范围做商业与技术机密的间谍、打击与恐吓异议份子、对公务员与同胞实施祕密或公开监控,又或者动用组织与庞大国家资本影响外国舆论、操纵他国选举或干扰其立法程序。
5.41这些基于早发敌意的作为,被当事国发现引起相对的敌意与报复,乃是十分自然的事。这就是听从早发群体焦虑的个人擘画的决策失误的必然效应。
5.5这种个人疯狂的「忧国计画」有几个特征:
5.51个人往往借此取得道德的制高点,做为接近、或窃取权力中心位置的手段—如希特勒写「我的奋斗」、爱国主义者夸大军事与种族的危机、政客唱衰群体的未来散播群体焦虑气氛等。
5.52针对假想敌—通常是出自自产生就再也未经过适度调整的刻板印象—的过度防范措施,往往采取的是破坏文明社会一般准则的过激手段,思维接近报复与战争的阴谋论。
5.53一般人以为消极满足这些「国是先知」针对政敌的政治整肃就能让计画付诸实施,没想到手段变成了目的,政治整肃不仅没有停止的迹象,而且转过来针对每个人。
5.54团体的认同变成对独裁者个人的认同。
5.55团体决策的共同心向,变成对独裁者个人的恐惧。
5.56团体心向对纪律的共识,变成对独裁者任意执法的容忍与无条件承受。
5.57这说明发作在个人身上的群体焦虑—通常被迫害妄想的心向所主宰—比较真实情况下的群众焦虑更有害—似是而非的民粹议题导致错误的决策,后者又导致仇恨等准战争的行为与资源的浪费。
6.可以这样说吗?提倡「爱国思想」就是替「忧国狂人」制造土壤?
7.可以这样乐观的看待吗?一个崇尚「集思广益」的社会,是一个隐形支持健康的团体决策的社会,因此上回复正常「团体决策」的社会动力并未真正的丧失?
8.如果这是真的,那么要找回团体决策的先天优势就必须先找回共同的心向。
8.1对唯一的掌权者,必须将团体决策的几项重要原则放在心中—尊重每个人的专长与意见、主持开放性的沟通。即使是在挑选亲信团体时也必须这样做。
8.11以维持纪律的每个小小步骤,慢慢营造出一个开放的团体决策的竞赛规则,祭出赏罚鼓励专业、同时留意不挫伤表达不同意见的勇气—「诉诸激励与理性」。
8.12这不是很眼熟吗?与古时「明君」的行事作风吻合?但那是在制度不可能改革的前提下偶而并发的契机。当代则有不同的机遇。如:
8.13在关键时刻,为团体决策树立永久性的制度—使共同心向在不受人为干预操纵下不断的更新,以此作为团体决策、与纪律维持的共识基础。
8.14防杜个人鼓吹集体思维的保守思想、封闭与敌对作法的复辟—尤其是必须杜绝先发的「爱国者」无端挑起群体的焦虑。
8.2对一个失败的在野党,除了深入社会的各阶层收集讯息,凝聚成新的全民共识作为未来施政的方针之外,没有其他的捷径:
8.21操纵舆论只会妨碍团体内外共同心向的形成。
8.22依赖制造舆论的媒体力量只会使自身成为他人夺权的工具、并吞势力的傀儡。
8.23迷信民调只会得不偿失—团体决策的基础是共同的心向,民调的对象并不具备这样的基础,将民调纳入政党的团体决策有明显的逻辑矛盾的地方。
C
1.说先秦思想或哲学是源自「救世主义」(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古代哲学史》),本身是个很严重的注释。
1.1这等于说先秦的诸子百家同时陷入「集体焦虑」,所提出的决策思想指导,也都免不了犯了「群体思维」避免冲突、不敢探索新的选择等保守作风的偏误。
1.2这可能大部份是实情。这也是为何几千年朝廷认可的正统思想只得出一个「格物致知」的道理,真正对外在讯息采取开放态度的主张一个也没有。
1.21当自问「我已经很努力了,但世界为何没有因此改变(花椒之家电影对白)」—问题可能就出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政治哲学实际出自集体焦虑下「群体思维」的错误决策指导。
1.3当面对所谓「民族振兴」伟大时刻的论述,必须很小心不受里面内藏的虚荣心所引诱。其中最严重的意义莫过于两个:
1.311要嘛这本身不过是又一个影响未来决策的盲目心向的自我催眠?
1.312要嘛它可见的下场极可能只是再一次导致周期性社会自我毁灭循环的开端?—听从集体焦虑下群体思维铸下的错误决策领导。
(20190826群体思维:焦虑b)

转载请注明源自 每日美剧 www.meirimei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