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电影】绝地救援。

幕后黑手 发布于 2017-05-08

  我殖民了火星。


  那应该是非常非常孤独的吧,自己一个人待在两亿两千万公里以外。


  马克的火星任务因一场意外而中止,更惨的是,他还被独自留在那个荒凉星球上,荷米斯小队危急之中撤离实属万不得已,一旦启动火箭回到太空,他们只能结束任务返回地球,这段长达九个月的返程就是会有一份遗憾无法忽略。

  被留下来的人仰望天际,这空荡荡、光秃秃的地方,能有什么生机?


  「绝地任务」(The Martian)的背景我们好像都不陌生了,那样的太空任务人类在不久的将来应该就能实现,只是,面对我们依然陌生得很的星际空间,人类的能力仍然非常有限,即便能飞到火星去,还是可能碰到一秒决定生死的突发状况,那是所有冒险家不想碰到的事情,却不可避免的,是成就背后的牺牲。

  这部以现有太空知识与美国太空总署科技基础为背景来制作的电影,确实引起相当大的回响,普遍来说,世人一来觉得登陆火星是迟早的事、二来在片中看见中美两大强国之间不是只有太空竞赛,三来,拍电影当然要以现有事实为背景去想像,中国崛起的不只是航天科技,更重要的是好莱坞心头的那根针尖,票房。


  我意外的不是中美合谱太空组曲,而是真的没有火星人存在?

  科幻电影当然不会只能出现小绿人进击的画面,人类至今还没掌握任何火星确实有生命的实证,至少NASA说没有,于是马克只好在电影里种马铃薯,然后开着探险车在火星表面啪啪造,在那片荒漠独自生活几百天,不但没看到一眼任何疑似火星人的模样,就连丝毫生命迹象都没发现,我真的有点失望,却又晓得这是现实背景的电影会拍出来的东西。


  好像,我们不能承认距离我们最近、可能有过文明的星球,不会有任何的生命动静?

  如果不能想像,跟火星有关的电影要怎么拍出悬疑刺激?「绝地救援」厉害的地方就在这里,以你我都能接受的日常生活为背景,虽然主角威能还是开外挂了,却不觉得他在那儿所遇到的种种困境真不会发生、真不能克服。

  忽然好奇,如果每三天只能吃一颗马铃薯与营养补充剂,一两年下来,一个人会变成什么样子?


  麦特戴蒙为了这部电影健身又瘦身,四五百个太阳日以后,他的模样清瘦许多,不是我不相信,而是很难想像单独在火星吃着那么有限的食物,人真的可以撑那么多天还如此有精神?真正可怕的还不是体力上的消耗,而是精神层面的孤独,很多时候,我会觉得孤独一下很好,却不包括出一趟太空任务意外被留在没有人烟的星球,当然,为了活下去就得穷尽一切办法,只是火星没有其他人客作伴,我还是遗憾。

  被殖民的,不是给植物学家种出马铃薯的火星,而是生活在地球却一直以为会有火星人打过来的人类。

  要探讨的,竟是倘若雷恩不小心掉在火星上,到底要不要组一支小队冲去救他?


  不可否认,「绝地救援」确实把人类对太空的想像拉到现实层面的极致,马克在孤独星球上的遭遇,确实是将来人类于火星探险时可能遇到的状况,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有几位太空人能在上头种出马铃薯?又有几位植物学家上得了太空?全片最科幻的,居然是荷米斯太空站的星际旅程,要在真空里弄出这般等级的太空站,到底还要多久?

  如果直接出现个火星人,任务不就简单多了吗?(还在讲……)



  电影名称:绝地救援(The Martian)
  发行公司:美商二十世纪福斯影片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
  官方网站:http://www.foxmovies.com.tw/

<
  正式上映:2015.10.01

转载请注明源自 每日美剧 www.meirimei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