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艳断肠花

蔡 玮 发布于 2017-05-30
阿尔弗雷德·希区考克【凄艳断肠花The Paradine Case】(1947)
撰文/蔡玮

如得其情,哀襟而勿喜。这是古人为查案探求真相的人员,所作的告诫。



本片的主人翁身为被告的辩护律师,一时不慎渗入私人的情慾,没想到却造成事业上前所未有的大挫败。
他为了让被指控下毒谋杀丈夫的被告脱罪,极力在法庭上暗示男仆才是真正的凶手,其实也是因爱慕被告的忌妒心理使然。没想到被告对男仆一网情深,而后者显然又懊悔与女主人私通,又因拒绝与女主人一起私奔在先,才造成主人遭被告下药谋杀的悲剧。
主人翁的指控,加深了男仆的羞愧,致后者自杀身亡。被告原来还希望侥倖脱身后,能与男仆共续前缘。听闻耗,自知罪孽深重,同时难掩对主人翁的厌,遂认罪以阻碍主人翁在官司上获胜。
主人翁的心思,做为妻子的看在眼里。她一面恐惧被告介入夫妻的感情,一面明智的表达自己的立场,也就是希望主人翁能顺利为被告脱罪,避免后者问吊的情景,佔据了丈夫日后的感情世界。主人翁隐密的情欲遭到被告当众的揭发、羞辱,却意外的突显了妻子角色的重要性,也是在后者深情的期许、勉励之下,终于让主人翁重拾以往的信心与斗志。

本片特重法庭的审判过程。造意者与意定的西方观众对官司的兴趣,可以用休谟的怀疑认识论来解释。休谟认为理性受制于做判断前一刻的情感,理性无法做出独立的抉择。后者最合适的身心状态,可用「明智的旁观者」做为表征。人对他人的同情,其实只限于自己所熟知的周遭人。人所以关切与自己无关的他人的祸福,其实是透过想像的作用,预见到相同的结果可能在未来不特定的时间落在自己的头上。理性既不能单独运作,习俗与想像最终将发挥最主要的作用(休谟讲座,道德哲学史讲演录,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法庭审判的过程,既是考验个人做为一名明智的旁观者的判断,又将众人的目光聚焦在共同的习俗之上。想像既能让人预见相同的判决结果可能落在自己或亲人的身上,又是追查真相的刺激物。是刺激、想像、虚荣的剩馀产出,才是让刑事审判格外受一般人注目的最主要原因。而这些早已溢出做为社会一份子,对审视共同遵守的宪章的内容、及其执行的成本的必要。因为是宪章的这层关系,才真正让一人的犯行关切到社会其馀的每一份子。「明智的旁观者」理论,虽有时未必能切重公众真正的利害(罗尔斯,同前书),但好歹是建立在习俗之上的共识,受习俗的约束,而放任「理性的判断」不受任何的约束,实际上也只是无形中接受做判断前一刻的情感主宰一切,倘若真的如此,也只能造成民萃的法治。

主人翁的行为,虽然在法庭的辩论程序中并不禁止,但不能说是道德的。关于义务,康德将之与基于道德法则的实践加以区分。后者较前者更严格,必须符合定言令式的程序。主人翁为了被告的利益与本人的情欲的作为,只能算是符合假言令式的理性要求。也就是以满足一定利益、嗜好、兴趣为条件,透过理性所决定的行为。基于特殊利益、目标运作的理性,是所谓的经验实践理性。不同于康德所说的纯粹实践理性,以及科学家追求真知的理论理性。康德以为纯粹的实践理性,必须超越所有属于个人的特殊因素。就像理论理性倾向于知性,实践理性倾向于抉择。康德不仅是个理性至上论者,同时也是个建构主义者。康德按照定言令式程序得出的道德法则,除了实践个人自在的自由意志为目的之外,也必须同时兼顾他人的同类的诉求,而且必须始终以他人为目的,而非以他人为工具。真正的自由或自在的意志,来自于自律,它高于一切自然与动物的欲望,不受任何他律的因素左右,它惟一服膺道德的法则行事。康德认为道德法则是现实存在的,正如同凡是人皆明了必须透过以自己为目的,同时以他人为目的而非工具的公设来行事。纯粹实践理性做为先验的概念,自行决定了它的目的,也就是一个符合以上道德法则的目的王国。这点类似理论理性,后者始终且自然指向的目的,乃是一个囊括最大范围的知性的系统。两者的共同点,是超出一切自然与动物性质欲望之上。上帝超出所有经验理性事物的限制,能够先验、直观的做出正确的抉择。人类可以凭借定言令式的程序,在实践的过程中同样获得类似的体悟,这也说明了康德纯粹实践理性理论的建构性(康德讲座.同前书)。
主人翁当然必须为委讬人的利益服务,这是他的契约与法定义务,但真正让他的行为涉及道德层次的,是他面对被告当面警告不得继续攻击、影射男仆涉嫌弑主,所持的默许的表态。正因为这个效果等同于承诺的作为,反衬岀他后来的所作所为的不真与欺骗。从康德的角度,就是违法了定言令式的程序,使得这承诺自始成为不可能。
康德的目的王国,其实不存在地上,但却是人心共知的,因此也是实际存在的。那就是一个人人以自己自在的意志为目的,同时也以他人的自在的意志为目的,不以他人为工具的高度的实践道德的社会-这与台语所说的「大家互相」的人际相处哲学十分神似。在这里,人人因为自律而享受真正的自由,不被他人的逞私欲的作为所激怒,同时也让后者的行为无所遁形。
我以为康德的目的王国,带给我最重要、也是最深刻的启示,是让个人的实践同时成为个人与他人自在的意志的屏障,让自律深中人心,将社会的公义之心提升到建构一个可长可久的永续社会的更高层次,同时避免了个人因实现对失德者的片面报复与不利益为目的,所造成的自在意志的扭曲,与珍贵的时间成本ˋ甚至生命及名誉的损耗。(蔡玮,20170518凄艳断肠花)

Directed by    Alfred Hitchcock
Produced by    David O. Selznick
Screenplay by    Alma Reville
James Bridie
David O. Selznick
Ben Hecht
Story by    Robert S. Hichens(novel)
Starring    Gregory Peck
Ann Todd
Alida Valli
Charles Laughton
(From Wikipedia)

转载请注明源自 每日美剧 www.meirimei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