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来潮
父子相互掌掴一场的戏剧冲击性,打破了小津历来作品之有教养、温暖的人伦氛围
小津安二郎【出来ごころ/心血来潮/Passing Fancy】(1933)
撰文/蔡玮
身为演员,应庆幸得到片中的主人翁的脚色。
本片可说是脱岀小津情境中的庶人模式,更接近摹写一名文盲的性情与生命存在状态的企图之作。
父子相互掌掴一场,戏剧冲击性尤其突出,打破了小津历来作品之有教养、温暖的人伦氛围。男孩将课本一本本扔在父亲的脸上与身上,只因为不识字的父亲在遭到孩子质问时,一点也不感觉可耻,反而一副毫不在乎的模样。父亲的恼羞成怒动粗,很快的得到儿子相同的反击。等到孩子自个儿埋头书中,做父亲的突然省悟自己的歪理险些要葬送了小孩的未来前途,而主动向孩子道歉。
男孩对父亲的懒散,原来只停留在自家人的感受状态。直到被同侪耻笑有个不工作、懒惰、酗酒的老爸,才真正感受到家人的事,其实还包括面对舆论与外在社会的一面。男孩见到父亲赖床不上工,还知道拿木棍敲大人的腿胫赶人。做父亲的则是一面长期受小吃店的老板娘接济三餐并代为照顾儿子,一面还天真的想与落难的少女凑成一对,对恩人的感受毫不在心。
主人翁原本就是胡乱教小孩,为了补偿父子冲突的裂痕,竟然给了小孩一大笔零用金。小孩贪吃、乱吃,大人粗心纵容,结果出了乱子,这梗在小津的【风中的母鸡】也同样用过。小孩生病住院,接下来的庞大医疗费用,首先让落难的少女想要牺牲自己来报恩,结果是少年叫叔叔的一位友人出面承担,代价便是必须远赴他乡打工以便偿还巨额的借款。
主人翁自然过意不去,当众表示该去打工的是他,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这回他真的能脱换骨吗,不再对他人的照顾毫无羞耻心吗?这晚满天绚烂的烟花,只是衬托主人翁的心情,还是预示当事人从此展开人生的新页?也就形成全片最大的悬念。
其实结局在片名中已经做足暗示。主人翁依旧是停留在无条件受家人照顾的不熟的、儿童般的心态。受父亲潜移默化的男孩创造出来的笑话,让我联想到契诃夫《樱桃园》中人物的口头禅-「黄球入中兜」,这与本片做为父子彼此欣赏、交换默契的笑话可说异曲同工。「为什么海水是咸的,因为盐渍鲑鱼的缘故」,「为什么一只手有五个手指,因为这样手套就不会有多馀的一支指头」。当主人翁不仅自己沾沾自喜,还乐于向同船的人炫燿儿子自创的笑话,似乎已注定擅于逃避事情的因果关系的他,会轻率的决定跳入东京湾的海水里-因为他从不曾真正下定决心离开「温暖的家」。主人翁所以心态幼稚,到底是因为未受教育还是因为本性使然,从上述的笑话的风格,说不定造意者暗示两者是互为因果也说不定。
节奏上略显缓慢,与小津为人熟知的舞台剧式分场结构观感不同,但也赋予演员诠释脚色更宽广的发挥空间。尤其男孩与主人翁得意时频繁出现的招牌表情动作,不仅是注入默片人物肢体语言的趣味,也对脚色之儿童般的心理与感情状态做了有效的强调。
友人的多疑、冷酷,最后证明那只是表面,其实他更重视责任与承诺。他正好是主人翁反面的镜子。此外,因少女对小孩叔叔的告白,所迁出的罗曼史有关的想像,也成功的衬托、掩护了白描一名未曾真正长大的父亲的停滞生命所带出的淡淡的哀伤。(蔡玮,20170605Passing Fancy)
监督: 小津安二郎
原案: ジェームス・槇
(小津安二郎)
脚本: 池田忠雄
撮影: 杉本正二郎
美术监督: 脇田世根一
衣裳: 斎藤红
编集: 石川和雄
出演: 坂本武 喜八
伏见信子 春江
大日方伝 次郎
饭田蝶子 おとめ
突贯小僧 富夫
谷丽光 床屋
(www.allcinema.net)
转载请注明源自 每日美剧 www.meirimei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