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瀬巳喜男【噂の娘/The Girl in the Rumor】(1935)

蔡 玮 发布于 2017-07-25
如果不是安排的婚姻缺少爱情做基础,老爸也不会获得额外的同情


成瀬巳喜男【噂の娘/The Girl in the Rumor】(1935)

撰文/蔡玮


年老的丈人游戏人间、蛮不在乎,入赘的女婿苦撑家业,大女儿一心想促成鳏居父亲的情妇入门,小女儿任性、贪图享乐。这样的一个入赘家庭,若是旁人换成正常的眼光来评断,是否命运就会改观?

片子开场的一刻,似乎也是这即将走入历史的家族习俗最后的一瞥。造意者尽量以写实的角度,呈现每个家庭成员的当下面貌。他们憧憬的美景,突然的告终,是因为成员都欠缺现实感,还是因为一个时代的过去,一切都怨不得人?

如果父亲不在店里贩售的酒中取巧,知情的丈人能正视事情的严重性提出警告,如果小女儿在姐姐相亲时能不任性的抢尽对象的目光,会不会女婿情妇入门的日子,成为重振家声的新页?

还是小女儿由情妇所生的谣言传开,或是丈人无法由招赘获得一男丁继承家业,一切的落寞就已经注定?若非如此,或许小女儿就不会因家人的怜悯变得过度骄宠,丈人会强打起精神主持家务勿使走向偏锋,女婿能够顺利获得好亲家,为这辈子忍气奉献的付出与牺牲得到圆满的结局,到那时委屈的情妇入门扶正,母女相认,也就能顺理成章。

是因为女婿入赘又拥有外室的事实,让所有人习惯了以奇为正,以假为真,久了失去了现实感,而旁人则等着看人为私心打造的家族假象,获得老天爷最后的惩罚,如同暗中下了诅咒,才造成上一辈的处心积虑布局,最后落得一场空欢喜?

造意者自承本片的灵感,得自契诃夫的《樱桃园》。免不得让人将两者做一比较,而有了上述特殊角度的诠释与提问。

但两者的差异还是十分的显著,后者被认为是无情节或反戏剧的典型,而本片至少大小姐的相亲,构成了最主要的情节线与悬念。如果用一失去经济能力的贵族家庭,与本片的女婿入赘的小商人家庭做比较,女婿不独不具备现实感,甚至还超越一般人的警觉,这是那种《樱》剧无可奈何受到生活美学情调俘虏、瘫痪了个人求生意志的集体氛围所欠缺的。我以为,因前者触发后者的创作,只能说是主观上的启发,并无题材、或形式的相似处。

小女儿在老爸被员警带走,突然感觉到眼前被自己一直轻视、逃避的陌生人,在馀生突然窜升的重要性,她会作何感想?她才是整个入赘习俗下,最终的代价与牺牲。如果不是安排的婚姻缺少爱情做基础,老爸也不会获得额外的同情,她也不会在父亲矫枉过正的严厉作风,与家人的优待之间无所适从。她是真正的谣言的牺牲品,但却不是心灵的贵族,随时间消逝而自然瓦解的命运所能比拟—如《樱桃园》。

总之,这是一出独立的创作,而小女儿最终面临认母的抉择,及父亲突遭逮捕顿失依靠的厄运,则又是将过去所有人粉饰太平制造的幻象,在最终一刻用现实的残酷作一次的总爆发。因此,即使与《樱桃园》有如上述的不融通之处甚多,仍不失为一出有力的戏剧构成。(蔡玮,20170721The Girl in the Rumor)


监督: 成瀬巳喜男

脚本: 成瀬巳喜男

出演: 汐见洋 启作

御桥公 健吉

千叶早智子 邦江

梅园龙子 纪美子

伊藤智子 お叶

藤原釜足 叔父

大川平八郎 新太郎

(allcinema)

转载请注明源自 每日美剧 www.meirimei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