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津安二郎【大人の见る絵本 生れてはみたけれど/我出生了,但…】 (1932)
蔡 玮 发布于 2017-08-02
小津安二郎【大人の见る絵本 生れてはみたけれど/我出生了,但…/I Was Born But...】 (1932)
儿童对生食鸟卵能使人强壮的观念,深信不疑几乎达到迷信的程度
撰文/蔡玮
演员集体演出的节奏感,可能是小津作品中最突出的。这比天马行空的找梗,更能收到化繁为简,以及借由重复与变化刺激想像与幽默感的效果。如:两兄弟将便当盒放在头顶的默契,做鬼脸的默契,儿童像昆虫不时聚集或集体逃窜等。而幼小的小孩背上贴着「哭闹时请勿餵食」的纸牌,所造成的人物反讽,以及在有食物出现的场合自然构成的悬念,更是神来之笔的脚色设定。突贯小僧是众小演员之中表现最最突出的。卡通化的脸部线条,及毫不造作的扮鬼脸或嘲弄式的肢体动作,出现的时机总是能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突贯小僧的演技固然可喜,但与整体演出节奏的搭配才是最重要的关键,这也是早期台片誉为本土喜剧泰斗系列作品中,所欠缺的。
前半部看起来像是儿童喜剧,整体观察又像问题剧。后者初看大致可区分为霸凌与上班族的悲哀,仔细寻思后似乎又有统一的主题。前半段户外儿童的互动方面,展现了惊人的优胜劣败的整合效率,尤其是强迫弱者演出法术受操纵者的配合动作之仪式性游戏的指标作用。这让人不禁联想起曾阅读过的黑猩猩社会研究素材,也有同类性质的互动模式。而,儿童对于生食鸟卵能使人强壮的观念,深信不疑几乎达到迷信的程度,甚至还发展出一种特有的鸟蛋交易模式。而交易模式的出现,不仅引出了小兄弟联合外力壮大自身力量的形势逆转,也隐约预示了大人世界僱用契约的逻辑。但,后者却反映了雇主与受僱者之间社会地位与阶级的不平等。大人的交易与小孩之间的交易为何不同,为何不是基于相互平等的地位,这也是主人翁两兄弟所不能理解,不能原谅父亲的地方。而从戏剧技巧角度,雇主客厅播放的公司日常影片,做父亲的在雇主面前耍宝的行径,又是导致兄弟发现父亲社会地位远不如在家庭中高大的触媒。这的确是个十分严肃的问题,而小津又再度发挥了以家庭生活伦理来检视严肃议题的长才。做母亲规劝小兄弟放弃绝食的话—不如长大做个比老爸更伟大的人,可说是四两拨千斤,切中要害。
本片拍摄的时空环境十分的特殊,造意者对当时社会弥漫着的左右政争,与极右派势力的坐大、滋扰,不可能没有感受,而小津式的解答虽不圆满,但也反映了他认为家庭生活本身就包含了解答,家庭生活就是最值得的信仰的态度。老爸说对会堵人的恶霸要视而不见,老妈说与其失望不如立志。小哥哥对老板儿子说看谁能成为更伟大的父亲,又轻易解开了被霸凌太保夺去的九连环玩具的谜底,令对方不得不折服—展现智慧的必要。再加上,小孩发现的公平交易模式,甚至老爸在权势者面前装疯卖傻,这全部都是小津的解答。而这全部解答都园绕着同一个问题,意即人面对恐惧、以及因为恐惧所衍生事物的适应与生存之道。我以为,这是我所欣赏过的所有影片之中最伟大的。如果台湾人此刻所面对的敌人,已到了像片中的小恶霸一样恐惧到崇拜暴力,恐惧到盲目迷信的地步,则我们的家庭与我们的生活之道,将是我们渴望的问题的解答,虽不圆满,但却是智慧、灵感、与坚持下去的勇气的泉源。(蔡玮,20170802 I Was Born But)
监督:小津安二郎
原作:ゼェームス・槇(小津安二郎)
脚色:伏见晁
美术监督:河野鹰思
润色:燻屋鲸兵卫(小津安二郎)
撮影・编集:茂原英雄
撮影补助:厚田雄春
舞台装置:角田竹次郎 木村芳郎
字幕撮影:日向清光
演出者:
父亲吉井健之介:斎藤达雄
母亲英子:吉川満子
长男良一:菅原秀雄
次男启二:突贯小僧
重役岩崎壮平:坂本武
その夫人:早见照代
その坊ちゃん太郎:加藤清一
酒屋の小僧新公:小藤田正一
悪童亀吉:饭岛善太郎
伊藤先生:西村青児
游び仲间:藤松正太郎、叶山正雄
映写机を回す部下:笠智众(ノンクレジット)
(ja.wikipedia.org)
转载请注明源自 每日美剧 www.meirimei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