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电影】大佛普拉斯。

幕后黑手 发布于 2017-10-17

  踅踅欸啊。


  踅,来回走。

  踅街,根据台湾闽南语常用词辞典记载,就是国语的逛街。

  踅踅欸啊。这是释迦在「大佛普拉斯」(The Great Buddha+)唯一的一句台词。


  那当下我有些傻眼,别闹了好呗、一个角色在一部电影里怎么可能只有一句台词?不料一路看到电影结束,靠北啊、还真只有这一句,黄信尧导演一点也没盖人!XD


  台湾电影的梗其实愈来愈难讨到观众欢心了,不只是因为题材与剧情设计的关系,很多时候,严肃的东西就只能严肃去拍,这种状况让台语电影变得更加艰困,台湾人拍的电影穿插台语一点也不奇怪,可若整部电影根本以台语为主语言,案例真没那么多,而且要把黑色恐怖拍得黑色幽默,更少。

  为什么是黑色恐怖?对啊,为什么不是?


  我以为「大佛普拉斯」是有很多想像空间的,即便生活在社会角落的人处境那么困难、遭遇的生活那么现实,这部黑白电影依然保留了相当程度的想像与色彩,人总是要有个希望才活得下去,即便,无论那色彩是以白色为底或黑色为底,说到底,是社会弱势的就只能继续弱势的真理。我知道说这是真理可能会让某些人不快不服不爽,但偏偏日常生活就是这么地不日常,你我熟悉的每一餐,在某些人眼里可能只能是捡超商淘汰的过期冷冻便当,而且还要看人家肯不肯给,被白眼或扫开是常态,没有足够的起跑点,弱势者能怎样冲到前面?

  连SEVEN跟洗门都分不清楚的低调边缘人,能要他怎样为自己争取权益?即使应该挣开邪的轮回,哪有那个勇气?


  我完全相信电影里的故事与尺度真会在你我生活的社会上演,像肚财,你每天都在路上看到类似的身影,但他们只会是眼中的街景一角,拾荒者出没在街道上的各个角落好像才像在台湾,你不觉得那有什么奇怪,甚至,如果有一天外出完全没看到拾荒者,你反而不习惯。在出入繁华的大城市里,他们确实边缘,在车水马龙间生存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却是为了维系下一个可能的希望所必须,仔细想想,却想不出到底那样的生活存在何种希望?


  导演为肚财讲的最后那几句旁白,不知怎的硬是打中我,一股鼻酸湧上,那好像是无常中的必然循环,谁也不晓得下一顿饭在哪里?谁也,无从预料哪时会是自己的最后一顿饭。

  如果眼前这一顿饭就是你的最后一餐,你想吃什么?为何就是有人得过着那般无奈无谓的无情生活?


  菜脯从来没想过自己的人生会落到这副田地,就是给肚财牵扯进来的局,谁也没料到接踵而来的事实那么可怕,他是社会底层人物的表征,连自家人都明算帐的甘苦,菜脯当然再清楚不过却无法有任何突破,他太习惯现有的不公不义,也未想过这些摆在眼前的状况能有推翻的一天。

  推翻吗?为什么要跟自己那根本没有半吋厚度的荷包过不去呢?老板给了维持生活的薪水,干嘛还要去颠复人家呢?只是,自己的心呢?怎会就这样给掀开了?


  这个社会有多少人,为了一份差点腰对半折的薪饷抛弃了尊严?

  但这什么世道?难道可以拥有一份足以养家活口的薪水,腰还不顾一切挺直直的吗?不是每个人都有一颗子弹能慢慢飞,大多数人连枪灰什么样子都想像不来,谈什么公平正义?


  突然好羨慕释迦,在那好像是台中大安南庄海堤的废弃海防碉堡里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天地,张少怀可以整部电影都不需要多讲半句话就领完片酬,导演怎么那么故意?(笑)偏偏同样演出落魄的天涯沦落人,就是要庄益增的菜脯才有韵味,也偏偏就是要陈竹昇的肚财,要他来诠释才最有说服力。

  忽然的,就像社会角落的那些人们,一人一坑,默默扮演着属于自己的角色?


  可我怎么熊熊想去踅踅欸就好,关于那些不想懂却不可能不去懂也不能不懂得的流火,毕竟,人最主要的就是平安,你说对吧?



  电影名称:大佛普拉斯(The Great Buddha+)
  发行公司:香港商甲上娱乐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
  官方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applausemovietaiwan/


  正式上映:2017.10.13

转载请注明源自 每日美剧 www.meirimei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