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与虚无的人生幻影-安东尼奥尼《Blow-up》
夏蒂蒂 发布于 2017-11-10
有人问义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一部电影是如何诞生的?
他说,由我们心中的混乱而产生,难处在于,把一切整理出秩序。
年纪愈大愈喜欢安东尼奥尼,他的电影充满对人性的质疑,摆渡在两极的哲思辩证。存在与虚无、意志与表象、伪善与真理…,他是沙特与卡缪存在主义的影像版,述说的是不可避免(也许徒劳)的人生,这些是当年的我无从体会的。
初看他的电影会一时失焦找不到着力点,认知系统跟不上叙事的节奏。他的主角们深陷情感迷宫,踉跄走进迷雾森林,对于这个世界,他们想爱却爱不进去,彷彿游走在另一个平行时空,并不按照行星的轨道运行,绕行百里后,最终还是忠于自己的选择,然后再把自己抛向无边无际的外太空,痛并快乐着。
昨日金马影展重温的《Blow-up 春光乍洩》则是安东尼奥尼对于影像世界的反证。眼睛看不到的,有时影像会告诉你,但照片呈现的是否就是百分之百的真实?这其中存在许多耐人寻味的思索。
男主角(摄影师)用照片来建构一桩谋杀案的情节宛如电影蒙太奇的剪接拼贴。镜头前光鲜亮丽的名模女神,现实生活却是糜烂纵慾的假面夏娃;看似温柔小白兔的同居女友,却背着男友偷腥贪欢⋯是照片和媒体做假还是现实世界荒谬?结果在电影尾声,安东尼奥尼用一场默剧演员表演「看不见球」的网球赛,将戏剧的荒谬性带至最高潮,同时扣回到电影一开场的主题。也许影像世界就像「国王的新衣」,世人宁可相信自己的认知,即便心里隐约明白这一切有多么可笑。
网球其实并不存在,是规则与惯性支配我们的思想,安于舒适圈而框限了想像。也许这世界根本就是一宗悬案,就看你用什么角度解读,不是吗?
转载请注明源自 每日美剧 www.meirimei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