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电影】海边的生与死。
幕后黑手 发布于 2017-11-19

这院子是没有一天不开花的。
就像大平先生院子里的花,生活在逐渐颓败战争里的人们也没有一天不抱持希望的,希望战争快快结束、希望生活赶紧回到常轨、希望还能活着见到下一次花开……战争输赢在小老百姓眼里没有那么重要,赢了,生活不会变好,输了也不见得很差,最怕的是纠结在战火当中,进退不得。

都江看见学生们上学往返的路变得那么难行,还有愈来愈频繁的空袭行动,她真的担心,远离国家中心看似无法远避战争了,随着败象加重,战场都自己找上门来?
看在阿朔中尉眼里,打赢这场仗已经愈来愈远,连想要保护的女人也愈来愈远了,到底是为了什么踏上战场?为什么非得凑上闪避不掉的特攻队?这片海域果真逐渐沸腾,远离尘嚣的小岛终于也要陷入火海,终点似乎将会落在「海边的生与死」(海辺の生と死)之上,这难道是战争的宿命?

战争本来就没有宿命可言的。
我不禁想,如果阿朔面对的是连战连胜的进军大捷,他还会不会觉得迷惘?国家局势与同侪气氛的影响很大,要是他早个几年投入这场战争里,他可能不会被派驻到鹿儿岛来当特攻队队长,他或许在南洋某个战场开疆拓土,然后跟同袍们一起走路有风;但他所面对的不是那种状况,日军逐渐从太平洋战区败退,盟军即将攻下冲绳,很快的,日本本土就会受到威胁,一九四五年的初夏,加计吕麻岛终于也濒临战争爆发了。

「海边的生与死」改编自奄美文学家岛尾敏雄与妻子岛尾美穗的作品,以日本即将战败的背景,描述一段不可能在一起的天涯恋情,特攻队队长阿朔与岛民都江老师的爱苗才要滋长,却碰到战争来到尾声,受到命令就得驾驶特攻船舰出征的阿朔与无论如何都不想分开的都江,这般看似无望的恋曲,其实阐述男女情爱在国族大义之下也没有轻重之分。

为了战胜,个人的情感都必须抛下,这是日本特攻队的精神,然而终战数十年后的现在回头去看,到底有多少价值?
当然了,所谓价值得看换来的成果,倘若当年日本是最后战胜的国家,特攻队的牺牲一切都有价值,世界局势也将从此改变,中国未必崛起、美国不见得独大、苏联或未解体、欧盟可能也没出现……只是这些猜想都没成真,日本最后付出惨痛代价换来平和日子,处于战争当中的军士将官瞬间迷茫了,究竟这场战争是为何而战?会不会根本什么也没得到,只欠了一屁股子孙债?如果早知道会输,为什么还要投入那么多人力物力来证明敌人的强大?

付出代价的永远是平民百姓,让历史学者多了那么多素材得以研究,让文学创作者得以留下那么多过时灿烂,也让简简单单的两个人无法在一起。
听到天皇宣布投降的那一刻,阿朔反而不解了,为什么自己会在这座偏远小岛等待死亡来临?
但是,大家都松了口气。

「海边的生与死」有着满满的日式步调,剧情铺陈与运镜的流畅度都很有日影感受,都江内心挣扎透过满岛光强烈的演技突显出来,这部电影若不是她,恐将失色许多;故事里的主要角色都巴不得战争赶紧结束或想尽快消逝在战争里,最后证明选择死亡比选择活下去更困难,那是个尴尬的时间点,战争好像慢慢要落幕了,却又无法预期究竟何时能够结束,如果多喘一口气会不会盼到明日的黎明?

如果一切都只是演习该有多好?如果,吞之浦与押角之间的山路恢复通行,战争是不是就不会发生?
-2017台北金马影展-
电影名称:海边的生与死(海辺の生と死/Life and Death on the Shore)
影展官网:http://www.goldenhorse.org.tw/
影展日期:2017.11.03-11.24
上映场次:2017.11.16/13:10/台北新光影城2厅
2017.11.18/18:40/台北新光影城2厅
2017.11.19/16:20/in89豪华数位影城2厅

转载请注明源自 每日美剧 www.meirimei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