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手旅团团聚NO.32.1957年的巴里园咖啡。

幕后黑手 发布于 2018-01-21

  在马公市区游览有个好处,景点之间距离很近,骑车閒晃相当方便,从笃行十村回到市区也不过五分钟,没两下我们就出现在这趟旅团首度跨海之旅的最终站--「巴里园咖啡」门前。


  这间咖啡馆,冠庆大推。

  就说冠庆是文青,他带了一本「人情咖啡店」同行,从抵达澎湖的第一天他就一直想到这间咖啡馆走走,根据「人情咖啡店」的记载,「巴里园咖啡」堪称全台湾数一数二具有历史的专业咖啡馆,自一九五七年开业至今,这间坐落于马公市区的小咖啡馆走过辉煌灿烂、走过风雨飘摇,如今回归平静平淡,唯一没有改变的就是喜爱咖啡的初心。



  冠庆说,既然都来到马公,当然要找时间去朝圣一番,雪莉姊点头如捣蒜,那本书彻底掳获她。


  现今的「巴里园咖啡」店面其实相当朴实,骑车很容易就错过,我们几番确定地址才意外发现原来就在眼前,停车后不忘先在门口拍几张合照,感觉真像要去圣地一般,某方面而言,雪莉姊比冠庆还要兴奋,我反而是最平淡的。

  冠庆:喝太多咖啡就不稀奇了吗?
  雪莉姊:他有偶像包袱不能表现得太开心。



  推开门入内,老板娘正在跟两位阿妈等级的客人聊天,霎时间我有些错愕,两位阿妈客人跟老板娘是旧识,也是咖啡馆的老客人,我实在很难想像阿妈那般年纪的老人家居然最喜欢泡在咖啡馆里消磨时光,那是多么惬意又教人羨慕的事情?两位阿妈见我们进来,欢迎得比老板娘还勤,直说她们是老朋友,刚好过来聊天喝咖啡,欢迎光临!

  老咖啡店的温情,那就是。



  「巴里园咖啡」基本上真的只卖咖啡,连糕点都没啥提供,老板娘说偶尔有朋友送来点心可能会跟客人分享一下,毕竟这儿是咖啡馆,她还是希望专注在本业上;这般心态若非走过大风大浪难以觅得,现在如雨后春笋冒出的的各式独立咖啡馆除了咖啡,多半希望搭配甜点吸引客人目光,一方面增加业绩、另一方面希望把饼做大,有特色的甜点更是吸引打卡的利器,单店经营的情况下,很多咖啡馆后来也开始卖起简餐,品项愈来愈多、选择愈来愈杂,有时候实非得已,为了生存下去只能这样变通。


  如「巴里园咖啡」这样单纯只卖咖啡的店家是少了,咖啡品项就这几款的(几乎只有单品,连拿铁都少),更少。



  我想那是因为走过时代轨迹累积出来的底子,另一方面,可能是澎湖这儿的特殊情怀,更多的当然是这间咖啡馆始终坚持着的信念与喜好。我当然不相信这样的营运模式在台湾可行,但在澎湖可以。

  或许只有「巴里园咖啡」可以吧?


  我点了杯曼巴,跟老板娘勉强添加成拿铁,雪莉姊和冠庆都说我怎么还想打坏单品咖啡的味道?殊不知,我的肠胃对单品咖啡无福消受。讲正格的,这杯曼巴很有厚度,即使冲成拿铁了,甘醇依然。




  然后是窗边的文青拍照时间。XD



  咖啡馆内当然也有「人情咖啡馆」一书,我们表示就是这本书才引领我们走进来,老板娘笑说好久没有这样的客人了,得知冠庆跟作者相识,笑说请帮忙带上问候。


  刚好走过一甲子的咖啡馆,何其有幸访,经过这趟旅行,我有个深深体悟,以后旅团出团有什么文青行程找冠庆就对了,靶场助理管理员兼文青大使诞生!(洒花)

  众人:洒花洒花~
  冠庆:我不是助理管理员啊!!
  众人:洒花洒花洒花~
  冠庆:哪来众人不就是你跟姊两个人而已吗!?
  众人:恭迎靶场助理管理员兼文青大使上任,洒花洒花洒花洒花~

  庭枫:黑手哥好讨厌。(噗哧)

转载请注明源自 每日美剧 www.meirimei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