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的时尚色彩学

夏蒂蒂 发布于 2018-01-22

张爱玲在《更衣记》里有段话很上心:「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快乐,甜而怅惘,像忘却了的忧愁。」在《红楼梦》里,最令贾母难以忘怀的快乐与忧愁,是压在库房大板箱里,搁放了多年的「软烟罗」。

 

话说第四十回贾母带着刘姥姥游大观园,一行人来到了黛玉住的潇湘馆,很有美学素养的贾母眼尖发现窗纱旧了,便和王夫人说道:「这个纱新糊上好看,过了后来就不翠了。」(时间久了窗纱褪色)她环顾院子四周种的都是翠竹,没有杏桃树来对比映衬,眼前绿园子绿竹子绿纱窗…这下脸都绿了怎使得。重视色彩美学的贾母于是提到府里还有四五样颜色糊窗的纱,差人明儿个赶紧给换上。

 

一旁的大管家王熙凤忙道:「昨儿我开库房,看见大板箱里还有好些匹银红蝉翼纱,也有各样折枝花样的……」没想到贾母「呸」了一声,揶揄凤姐不识货,年纪轻轻自以为见多识广,竟然连如此珍贵稀罕的「软烟罗」都误认为是「蝉翼纱」。这几匹高级织品,里头可是藏着贾母的少女青春梦哪!

 

无论是「软烟罗」还是「蝉翼纱」,美丽的名字总予人无限向往,若在前头加上颜色,便连缀成一首最短的诗。你瞧贾母是怎么形容的:「那个软烟罗只有四样颜色:一样雨过天晴,一样秋香色,一样松绿的,一样就是银红的。若是做了帐子,糊了窗屉,远远的看着,就似烟雾一样,所以叫做『软烟罗』。那银红的又叫做『霞影纱』。」只不过当年的高档织造如今已不复见,就连皇宫内使用的纱罗织锦也无这般软厚轻密的了。说它是末代软烟罗也成,说是贾母的暮年感伤也罢,它是松花配桃红、葱绿配柳黄,是虚飘飘又沉甸甸的追忆似水年华。

 

相信对曹雪芹稍有认识的话,都知道他们家族在清初康熙年间,正是南京的江宁织造府,专门负责供应皇室高级的云锦绢织品,特别是龙袍。曹雪芹自幼耳濡目染,于是把他的所见所闻写进了《红楼梦》,光是对服饰衣料、人物着装都有深刻细腻的描绘。特别是第三回王熙凤和贾宝玉登场,曹公用黛玉的主观镜头打量二人,从衣饰到神采pan左pan右中景加特写,活灵活现跃然纸上,难怪脂砚斋也讚美曹公有一支「追魂摄魄之笔」,真是一点儿不假。

 

讲究布料、款式、配色、穿上身后的仪态,贾母对服饰美学的讲究,像是用锦缎绫罗编织而成的一场梦,记录着一段灿若云霞的文明盛世。银红、秋香、松绿、天青...色彩的参差对照,诉说的是美丽而苍凉的启示,以及贾母念念不忘的,那藏在大板箱里的一往情深。

 

*图:欧姬芙(Georgia O'keeffe



转载请注明源自 每日美剧 www.meirimeiju.com